1948年,当医生的父亲将自己出生三天的女儿后背划开,随之一股黑血流出,挤出许多黑色血块,妻子在一旁目睹全过程痛哭不止。 1948年的天津城里飘着初春的凉气,张金哲站在自家小院里盯着手里的手术刀发愣。 三天前刚出生的闺女后背肿起个鸡蛋大的脓包,皮肤底下渗着黑血丝,这情形他太熟悉了——医院里那些活不过满月的孩子,都是这么没的。 当医生的手第一次抖得拿不稳剪子,媳妇抱着襁褓缩在炕角直掉眼泪。 张金哲咬着后槽牙划开闺女后背,黑血混着脓块噗嗤喷出来,溅得白布单子星星点点。 他拿棉纱蘸着烧酒一遍遍擦洗伤口,硬是把烂肉都给剜干净了,末了捏着绣花针缝了十七八针。 街坊四邻听说这事都咂舌,说张大夫这是拿亲闺女当试验品。 可说来也怪,小丫头命硬得很,过半个月竟能睁着眼冲人笑了。 打这天起,张金哲白天在医院接诊,晚上就着煤油灯画图样,硬是琢磨出套治这怪病的法子。 往后十来年,张金哲带着徒弟们跑遍北方乡镇。 有户人家孩子背上烂得能看见骨头,家里人用草席裹着要往乱葬岗送,硬是让他拦下来。 照着当年给闺女治伤的法子,愣是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条小命。 这事传开后,老百姓都说他是"小儿外科的活菩萨"。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张金哲在北京儿童医院坐镇,带着团队搞出二十多种新手术器械。 有回给早产儿做肠梗阻手术,婴儿胳膊还没他拇指粗,老爷子戴着老花镜愣是在米粒大的肠子上缝了三十多针。 后来这种术式写进了医学院教材,救活的孩子能坐满十个教室。 要说老爷子最惦记的还是基层医疗。 2005年都八十五了,还坐着绿皮火车往贵州山区跑。 在县医院手把手教年轻大夫做新生儿手术,临走把自己设计的简易手术钳图纸塞给院长。 那套家伙什成本不过十几块钱,可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工具,让山沟沟里的娃娃们多出三成活命机会。 2021年重阳节那天,北京儿童医院住院部摆了个九层蛋糕。 101岁的张金哲挂着助行器过来查房,白大褂胸口别着枚褪色的毛主席像章。 小护士要扶他,老爷子一摆手:"我还能站着看片呢!"转头指着X光片跟主治大夫讨论病例,那精神头比好些年轻医生还足。 协和医学院还搞了场特殊展览,玻璃柜里摆着把锈迹斑斑的手术刀,标签上写着"1948年救治女儿所用器械"。 来看展的医学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个戴眼镜的姑娘盯着展品直抹眼泪。 带教老师说了句大实话:"这把刀救活的人,比咱医院全年门诊量都多。"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百岁医者张金哲:一生为儿童健康护航》 健康报《中国小儿外科奠基人张金哲的传奇人生》 北京儿童医院官网《张金哲院士从医75周年纪念活动专题》 央视新闻《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金哲的医者仁心》
1948年,当医生的父亲将自己出生三天的女儿后背划开,随之一股黑血流出,挤出许多
文栋说明星
2025-05-15 09:31: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