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收到令人失望的消息,中美谈归谈,稀土这块中方不打算动

环球新动向 2025-05-14 11:44:00

中美发布共同声明,特朗普首度对华让步,换到了中方“稀土包围网”的松绑?中方用两个实际行动让特朗普大失所望的同时,更让一众忙着造谣的国外媒体哑然失声——稀土管控这一块,中方从始至终没有过松动。 “中美互相谅解,双方承诺互减115%,使关税额度回到4月2日之前的水平。”北京时间5月12日,中国与美国发布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公开了首轮中美贸易谈判的成果。那么经过月余角力,中美此番“战果”究竟如何? 单纯从“数字游戏”的角度来看:中国对美征收10%关税,而美国对华关税则暂定在30%。正如美国人在自家内网欢天喜地宣传的那样,特朗普政府赢了这一阵。

可事实上,美国现行对华30%关税额度,有20%是在今年2-3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加征的。而针对这20%的加征额度,中方相继推出了“对美输华天然气、农产品加征不等关税”等措施来反击。 且中美联合公告中明明白白地给双方相互谅解、取消的措施划定了一个“4月2日之前”的时间范围。也就是说中美新签订关税协议里20%的差额,仍然被中方的反制措施针锋相对着。 单凭关税数字差距就单方面官宣美国大获全胜?一些当地媒体的做派,诠释了什么叫做掩耳盗铃。 按理来说中美两大经济体互相偃旗息鼓,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秩序恢复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可有些居心叵测的外媒偏要煽风点火制造噱头,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北京时间5月12日,英国媒体路透社刊文披露:美方之所以愿意大幅拉低对华关税,主要是因为中方在谈判中答应了特朗普“放宽稀土出口管控”这一条件。 在文章中,他们还煞有介事地援引两个所谓“业内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方已经加快审批速度,很可能在45天内给一批美国企业颁发稀土出口许可证。 他们的依据是,中美联合公告中“中国将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这一句。外媒为何偏偏揪住这句话做文章呢? 很简单,中方针对美国“稀土包围网”的布局中,对7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项,是在4月2日之后两的4月4日发布的。 众所周知,对于稀土资源及其提炼技术的掌控,是中美博弈中我们最大的优势项目。难道真如路透社所说,中方为了让特朗普降税,选择主动放弃优势?

实际上,中方不仅对路透社发出的“噪音”不屑理会,而且在72小时内连出两招完善稀土包围网。嘴仗?我们不屑于打。中方,用直接行动硬核辟谣: 5月9日,彭博社、CNN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吹风“特朗普大幅降低关税,换取中国稀土出口许可”消息之际,中方却进一步收紧稀土包围网——

同样在5月9日,在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的牵头之下,包括商务部。海关。公安在内的诸多行政部门已经完成了碰头,一项意在打击稀土资源走私的专项行动,已然开始了一系列部署。 无独有偶,不到72小时后的5月12日,路透社伙同法国国际广播集团等外媒如法炮制,继续在全世界散播“中国用放松稀土管控为条件换取关税豁免”的谣言。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自己也颇为心虚,自己在文章中加入了诸如“特朗普的要求不太可能被实现”此类的内容,给自己找补。同样地,外媒搞风搞雨?中方继续用实际行动辟谣。 5月12日,仍旧是由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牵头,商务部出面通报。两广、贵川、内蒙等战略资源集中分布生粉主管部门的主要官员齐聚一堂,召开了一个“战略资源出口产业管控工作部署会”。

至于该会议的成果,用大白话说就是:中方已经着手建立一个覆盖了稀土开采、提炼,稀土产品生产、出口等领域的监控体系。而这个体系所确保的,便是我国稀土资源开采、提炼技术的“绝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中方接踵而至的行动不仅说明我们继续收紧稀土包围网的决心,更昭示了中方贯彻“谈,敞开大门。打,奉陪到底”这一原则的决心:谈判?当然可以。但稀土这块的管控绝不会放松,这是中方的底线之一。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