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只要你的孩子,没抑郁倾向,没得怪病,没闯大祸,没欺负人也没被欺负,没14岁就谈恋爱,没整天迷二次元、养猫、搞cosplay,没抽烟喝酒,爱打打球,玩游戏不至于黑白颠倒,那你的孩子真的差不了。说白了,这样的孩子身体棒,心态稳,三观没歪,早晚能成才。成绩差?那可能只是还没开窍。学渣不是废品,学霸也不见得就是成品,初中生都还是半成品,未来大把时间,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值得爸妈花心思打磨。
我有个朋友,儿子刚上初一,成绩嘛,班里倒数,数学考30分那种,急得她头发都白几根。可那小子,身体倍儿棒,篮球场上一条龙,班里没人敢惹他,性格也好,回家还知道帮着洗碗。朋友老担心他考不上高中,天天逼他刷题,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后来她听了个育儿讲座,讲师说,初中阶段,成绩只占孩子成长的30%,身体、心态和品格占70%。她才慢慢放宽心,陪儿子打球,聊聊学校的事,成绩没啥起色,但孩子笑得多了,眼神也亮了。
网上查了下,教育部2023年的数据,全国初中生1.5亿,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接近20%,校园欺凌案件虽下降,但每年仍有几千起。反过来想,只要你家孩子没踩这些雷,基本就赢了一大半。身体好,跑个800米不喘,感冒两三天就扛过去;心态好,考砸了能笑着说下次再来;三观正,不偷不抢,帮同学搬个桌椅都乐呵呵。这不就是个好苗子吗?成绩那点事,初三冲刺一把,或者高中换个环境,很多人就翻身了。
我还看到个帖子,X上有个当老师的网友说,他教过一个学生,初二时沉迷游戏,作业从不交,成绩垫底,但人特别仗义,班里谁被欺负,他第一个冲上去护。老师没放弃他,找他聊游戏,顺便聊人生,后来那小子主动把游戏卸了,初三考上市重点高中,现在在大学里搞编程,拿奖学金。反过来,那些年年考第一的学霸,有的上了大学反而迷茫,找不到方向。说明啥?初中这阶段,成绩只是个参考,孩子的内核身体、心态、品格才是硬通货。
当然,也别完全放羊。初中是关键期,爸妈得有点战略眼光。比如,孩子爱打球,挺好,鼓励他多参加校队,练出团队精神,顺便把精力耗在正地方,游戏时间自然就少了。如果他有点小爱好,比如画画、听歌,别急着骂浪费时间,没准这就是他未来发光的方向。网上有数据,2024年高考艺术生录取率比普通文理科高15%,兴趣有时候真能变成出路。
说到底,初中生就像块璞玉,表面看不出好坏,得多雕琢。别老盯着成绩单,那玩意儿顶多算个进度条。孩子每天回家,笑着跟你讲学校的事,饭桌上狼吞虎咽,晚上睡得跟小猪一样,这不比满分卷子更让人安心?只要他身体好,心态正,早晚会找到自己的路。家长也别太焦虑,陪着孩子慢慢来,给他时间开窍,给他空间试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份的骄阳,慢慢磨,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