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真正想让韩复渠死的是李宗仁。韩复渠是差点让李宗仁战败的人,李宗仁估计恨

只言片语里 2025-05-13 21:46:21

有人认为,真正想让韩复渠死的是李宗仁。韩复渠是差点让李宗仁战败的人,李宗仁估计恨死他了…… 如果韩复渠不跑的话,台儿庄战役就不会有,直接在徐州就把鬼子挡下来了,而且伤亡会小很多,毕竟徐州有完整的城防…… 韩复渠这个人,提起他,民国史里总绕不开几个标签:军阀、山东省主席、抗战撤退的“罪人”。1890年,他生在河北霸州,家里不算穷,但也发不了财,父亲是个清末秀才,给他灌了一脑子四书五经。年轻时他想当学者,可现实不等人,1910年他跑去投军,从新民府陆军起步,算是正式踏上了军阀路。跟冯玉祥混了多年,他靠着胆子大、心眼活,一步步爬到高位。1927年北伐,他带兵第一个冲进北京,得了个“飞将军”的名号。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看他有点本事,就把他扔到山东当主席,手握军政大权。 在山东这八年,韩复渠还真干了点实事。整顿官场、打击贪腐、禁鸦片、剿土匪,像刘黑七那样的地方祸害都被他收拾了。他还挺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修学校、搞运动会、推乡村建设,跟梁漱溟一块弄农村经济,多少得了点民心。这人嘴皮子也厉害,幽默得接地气。有次在齐鲁大学演讲,他吐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说“行人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啊?”底下哄堂大笑。可他这直脾气也有毛病,太独断,爱自己说了算,山东税收他攥得死死的,蒋介石的人插不进来,早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更要命的是,1936年西安事变,他给张学良发密电,撺掇杀蒋介石。事后张学良没藏着,把这事捅给了蒋介石,韩复渠算是彻底上了蒋的黑名单。 到了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山东成了前线。12月,日军从青岛登陆,直扑济南。韩复渠当时是山东军政一把手,手里有兵有粮,济南城墙也结实,按理说能撑一阵。可他没守,直接下令撤退,把部队拉到鲁南。12月27日,日军没费什么劲就进了济南,城里老百姓遭了殃。这一下,整个抗战格局都被他搅乱了。济南丢得太快,日军长驱直入,直逼徐州。徐州是山东南边的大据点,城防工事修得不错,本来可以靠着山东拖住日军,给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争取时间。可韩复渠一跑,李宗仁的计划全泡汤了,日军很快就兵临徐州城下。 李宗仁那时候气得不行。徐州要是守得好,能挡住日军南下,保住华北和华中的联系。可韩复渠这一撤,等于把山东的门户敞开,日军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就杀到了徐州门口。李宗仁只能仓促应战,硬着头皮布置防线。1938年初,台儿庄战役打响了,这仗虽然赢了,但代价太惨,中国军队死伤好几万。有人算过账,如果韩复渠能在山东多扛几周,日军推进没那么快,李宗仁完全可以在徐州把鬼子拦住,根本不用打台儿庄那一仗,伤亡也能少一大半。韩复渠这步棋,直接把李宗仁推到了绝境,所以有人说,李宗仁估计恨死他了,恨不得他赶紧消失。 蒋介石对抗战的态度很明确,谁敢违令后退,谁就是动摇军心,绝不轻饶。山东丢了,蒋介石在南京听说这事,直接拍桌子骂人。更别提韩复渠还有西安事变那笔旧账,蒋介石早就看他不顺眼。1938年1月,蒋介石憋不住了,借口开军事会议,把韩复渠骗到开封。韩复渠也不是傻子,带着一个团的卫队去,可蒋介石早有准备,把他的卫队拆得七零八落,还用空袭警报的名义缴了械。会议开到一半,蒋介石一声令下,韩复渠就被抓了,押到武昌。1月24日早上,武昌刑场枪响,韩复渠47岁的人生就这么结束了。 韩复渠一死,军里震动不小。台儿庄战役里,像庞炳勋、孙连仲这样的将领拼了命打,没人敢再退,可见这枪决杀鸡儆猴的效果。说到他死的真相,争议一直没停过。有人觉得李宗仁是幕后推手,毕竟韩复渠差点让他输了徐州,坏了抗战大局,这种恨不是随便能咽下的。还有人说,蒋介石才是主谋,山东丢了是新账,西安事变是旧怨,蒋介石不杀他难解心头之恨。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谁的动机更强呢? 先看李宗仁这边。韩复渠要是没撤,徐州防线稳一点,仗兴许没那么惨。李宗仁是军人出身,脾气硬,对这种临阵脱逃的家伙肯定看不下去,严惩韩复渠合情合理。但他毕竟不是最高统帅,下命令杀人的权力在蒋介石手里,李宗仁顶多是强烈建议。 再看蒋介石这边。他是全国军事老大,抗战是他的命根子,谁敢掉链子他都得收拾。韩复渠撤退,丢了山东不说,还让全国抗战形势恶化,蒋介石的面子往哪搁?加上西安事变那档子事,韩复渠等于踩了蒋介石两次红线。蒋介石杀他,既能立威,又能泄愤,动机一点不比李宗仁弱。而且从执行上看,韩复渠被抓、被杀,全是蒋介石一手操办,效率高得吓人,李宗仁最多在旁边敲敲边鼓。 所以,韩复渠的死,到底是谁的主意?李宗仁有恨,蒋介石有怨,俩人都不想留他。但要我说,蒋介石才是下狠手的那一个。李宗仁再气,也得通过蒋介石发号施令,而蒋介石早憋着劲要收拾韩复渠,这事干得太顺手了。当然,历史没那么简单,韩复渠自己也有问题,撤退是他的选择,保实力还是怕死,谁说得清?他这一跑,既害了李宗仁的战局,也给了蒋介石动手的理由,算是自己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0 阅读:72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