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历史上最特殊的“鸿门宴”?1953年苏共中央会议上,朱可夫掏出手枪当众逮捕贝利亚,后来将其秘密处决! 要搞懂这件事,得先聊聊贝利亚这个人。他1899年出生在格鲁吉亚,从布尔什维克党的小角色一步步爬上来。1917年入党后,他在秘密警察系统里混得风生水起,1921年就进了契卡,专门干些见不得光的活儿。到1931年,他当上了格鲁吉亚共产党的第一书记,算是地方大员了。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1938年斯大林把他提拔为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头子。 当上NKVD老大后,贝利亚成了斯大林的得力助手。大清洗那几年,他的手下抓人、流放、枪毙,数都数不清。几百万人的命,直接或间接跟他挂钩。卡廷惨案,屠杀波兰军官,也是他一手操办。还有二战期间,他把车臣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这些民族整批流放,理由是“通敌”。这家伙手段狠辣,连斯大林都觉得他靠得住。 二战中,贝利亚也没闲着。NKVD负责国内治安,他盯着老百姓,确保没人敢乱来。1945年,斯大林还让他管原子弹项目。这活儿不简单,他硬是靠高压手段,逼着科学家在1949年搞出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冷战格局因此大变。贝利亚的权力越来越大,但他树敌也不少。斯大林活着时,大家不敢动他,可1953年3月斯大林一死,情况就不一样了。 斯大林死后,贝利亚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他开始放风要改革,释放政治犯,还提出调整对外政策。这些动作看似开明,但其他人不这么看。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这些人觉得,贝利亚这是要抢班夺权。他手里握着秘密警察,谁不怕他三分?于是,高层暗中商量,得赶紧把他拿下。 1953年6月26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的主席团开了个会。表面上是讨论日常事务,但实际上,空气里全是火药味。赫鲁晓夫早就跟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人串通好了,要在这天动手。他们知道,贝利亚不是好对付的,得找个硬角色来执行任务。这时候,朱可夫就派上用场了。 朱可夫是谁?二战打败纳粹的英雄,军队里威望无人能比。他跟贝利亚不一样,没那么阴狠,但关键时刻靠得住。赫鲁晓夫拉上他,就是要用他的名头压住贝利亚的保镖和手下。计划很简单:先发制人,不给贝利亚反应的时间。 会议上,赫鲁晓夫站出来,指控贝利亚是叛徒,还说是英国间谍。这罪名听着挺离谱,但当时就是要找个理由把他搞下去。话音刚落,朱可夫就带着人进来,直接掏出手枪,把贝利亚控制住了。整个过程快得不行,贝利亚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带走了。这场行动干净利落,彻底断了贝利亚的后路。 贝利亚被抓后,马上被关进秘密地点审讯。赫鲁晓夫他们不打算拖时间,速战速决是目标。到1953年12月,贝利亚被拉去秘密审判。罪名一大堆:叛国、恐怖活动、反革命,基本上能扣的都扣上了。审判完全是走过场,他没机会辩护,直接判了死刑。 执行那天,贝利亚被枪决了。具体时间和地点,官方没公布,但传说是莫斯科某个地下室里的事。他的死讯也没立刻公开,苏联老百姓过了好一阵子才知道。这家伙一倒,秘密警察的势力被削弱,赫鲁晓夫趁机上位,开始搞去斯大林化,批判个人崇拜,改了不少过去的政策。 贝利亚的下场,对苏联高层是个警告。权力再大,站错队或者野心太大,一样保不住命。这件事也让赫鲁晓夫稳住了局面,成了后来的大赢家。从此,苏联政治格局变了样,秘密警察再也没以前那么嚣张。
1979年我国打败越南后的反应,为何美国愤怒了,苏联却沉默不语?对越自卫反击战后
【5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