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老教师在毒窝卧底11年,送出900多条秘密情报,这天,毒贩家的厨子找到他:

周平聊历史 2025-05-13 19:21:40

一退休老教师在毒窝卧底11年,送出900多条秘密情报,这天,毒贩家的厨子找到他:“快跑!你被发现了!他们要活剐了你!”  傅衍鲲,1937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普通小村庄。那年头战乱不断,他从小就见多了苦日子,心里憋着一股报国的劲儿。18岁,他背上行囊,跑去参军,加入人民解放军,在云南当兵。那时候,他练出了一身本事,射击、战术样样拿手,意志也磨得跟铁似的。退伍后,他没闲着,考上大学学了中文,毕业后回到老家当了中学语文老师。一干就是36年,他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不光教课本,还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们都喜欢他,家长也信他,他带出一批又一批考上大学的孩子。   他家里还有个弟弟叫傅衍鹏,在云南干禁毒工作,危险得很。弟弟把儿子傅勒干托付给傅衍鲲照顾,他把这侄子当亲生的,晚上辅导功课,还教书法。可谁想到,90年代初,傅勒干在学校被人拉下水,染上毒瘾,病得躺床上起不来。傅衍鲲查出真相,气得不行,心也疼得不行。他带着侄子跑北京戒毒,看着孩子受苦,他下定决心:毒品这东西太害人,得有人管管。他找到国家禁毒局,说自己愿意去金三角当卧底。局长一看这56岁的老头这么有血性,就同意了。他收拾行囊,带着一腔怒火上了路。   1993年,傅衍鲲开始了他的卧底生涯。他给自己编了个身份,说是“解放军高级将领”,还自掏腰包买了豪车豪宅,装得像模像样,硬是混进了金三角毒贩高层。他搭上了大毒枭杨茂良,靠着脑子灵活和胆子大,当上了杨茂良的军事顾问。表面上,他帮毒贩出主意,暗地里却把他们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再偷偷传给国内警方。11年,他送出去900多条情报,帮警方砸了不少贩毒窝点,毒贩们损失惨重,可愣是没怀疑到他头上。   他这人聪明,懂得藏拙。毒贩那边每次交易受挫,他都能装得跟没事人似的,还帮着分析“敌人”是谁,转移视线。可干这活儿风险太大,时间长了,毒枭们开始起疑。他的身份太特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被人盯上。2004年,他找了个借口,说要去北京学新技术,申请独自离开,毒贩同意了,但扣下了他的助手小黑。他一路步行过边境,刚到中国地界,手机就响了。毒贩家的炊事员打来电话,声音急得要命,说小黑全招了,毒贩已经知道他是卧底,要把他抓回去活剐了。他挂了电话,赶紧找了辆拖拉机跑路,躲过了一劫。几天后,警方接应他,总算安全撤了回来。   2004年,傅衍鲲回到聊城,结束了11年的卧底生涯。他回来时,家里积蓄花光,日子过得紧巴巴。政府想给他点资助,他死活不要,说自己干这些是应该的,不是为了钱。刚回来那阵子,他挺低调,天天在家待着,盯着窗外,生怕有人找上门。后来见没事,他开始帮着宣传禁毒。2006年,山东卫视请他上节目,他还回了趟金三角,看到那地方变成甘蔗田,他挺感慨,说希望那儿以后干干净净。2007年,他上了“感动中国”的候选名单,全国人民都为他点赞。   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回忆录,讲毒贩有多狡猾,禁毒有多难。他常跑学校演讲,拿着书跟学生讲毒品的害处,告诉他们得离那东西远远的。他家里有个书架,上面全是学生写来的信,信里都是感激和敬佩。他晚年过得简单,家里老钟滴滴答答响着,他也没啥大追求,就想多拉几个人远离毒品。他的故事听着像电影,可都是真事,干干净净没半点水分。 傅衍鲲的故事听着带劲,可背后是毒品害人的真相。他侄子傅勒干就是例子,好好的孩子,被毒品毁得不成样。金三角那地方,毒贩子为了钱啥都干得出来,多少家庭因为这个支离破碎。傅衍鲲用11年跟他们斗,差点没命,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东西不光害个人,还祸害社会。数据显示,90年代中国毒品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边境地区,吸毒的人多了,犯罪也跟着涨。傅衍鲲的情报帮警方堵了不少窟窿,可毒品这玩意儿根深蒂固,单靠一个人远远不够。   现在禁毒还是大事,政府年年抓,宣传也铺天盖地。可现实是,毒品花样翻新,年轻人好奇心重,一不小心就踩坑。傅衍鲲干的事牛,可他也说过,禁毒不是一个人的仗,得大家一块儿上。他晚年跑学校,就是想让更多人明白这道理。毒品离咱们不远,防着点,总没错。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周平聊历史

周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