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偏张飞形象的“罪魁祸首”,竟是《三国演义》! 蜀国五虎上将张飞,身高力大,手持丈八蛇矛,“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他有万夫莫当之勇,“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当阳长坂坡,他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吓退曹营里的夏侯惇、张辽、许褚等骁将,当场吓死曹操身边的夏侯杰。 评话里,戏台上,“燕人张翼德”黑头花脸,张飞一句“大字黑麻麻,小字我认不得它!”活脱脱的粗鲁文盲。 猛张飞的固有形象,早已深植在百姓的心目中。 张飞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历史上的张飞,性情暴躁,作战勇猛,但很有谋略,绝不是一介莽夫,更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 南北朝陶弘景的《刀剑录》、明人卓尔昌的《画髓元诠》、清代《历代画征录》,以及《张飞立马铭》的现存拓本,为我们还原了张飞“文化”的一面。 张飞风流儒雅,不仅是一个书法家,还是一个画家,尤善美人画,颇有一副儒将风范。这完全颠覆大家的认知,甚至觉得有些违情悖理。 在大家固有的认知里,张飞就是一个“大老粗”,出身屠夫、相貌粗犷。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把持了我们的判断,决定了我们的看法。 先入为主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很难纠正改变,哪怕再多的外力的纠偏,也很难撼动原有的成见。 对张飞的认知迷雾中,我们的误解和偏见,很难拗得过来,也许会一直这样拗下去。
三爷快人,三顾茅庐时看到丞相躺着不起,昭烈爷侍立着,怒道:这先生只是装睡,待我到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哈哈哈哈,快哉!
麒麟年代
明朝小说都是按照话本的需要写的。话本就是在茶馆说书人用的底稿,是有一定表演要求的。所以就造成明朝小说有一些固定的套路。第一是主弱臣强,唐僧是只会念经的滥好人,刘备是靠哭出来的蜀汉国,宋江也是个唯唯诺诺武功低下的弱鸡。而手下的角色里面,肯定会有一个高大全又忠心耿耿的一号。孙悟空关羽林冲,根据需要还会设置其他高大全的副手。这也是当时儒教文人对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一种理想状态。第二就是里面必然设置一个勇猛的粗人,要有一些小毛病,用于不合理剧情的推进和搞笑担当。说书的肯定不能说得过于死板,需要一些节奏变化和搞笑情节。一般就是由猪八戒张飞李逵这些人担当。
雨树披纷 回复 05-15 18:36
先生这段论述,绝对高人水平。瓦肆茶舍的评话,必须附和百姓的爱僧,至于历史真相吧。。。立场决定选择
刘建波
三爷如果真是演义中的形像,那他老人家的两个女儿怎么会进宫做皇后的?不成刘禅爱吃猪下水而爱上了女屠夫,目还是二个!
用户12xxx34
杀猪只是爱好
雨树披纷 回复 05-15 18:38
哈哈
暗影中的叹息
书法家就算了吧,三国有名的书法家不少,但没有张飞的名字,几个拓印字也证明不了张飞有多高的书法造诣,是不是本人真迹都有待考证
孽龙之相 回复 05-17 15:41
应该有一点书法在身的,当然肯定比不上顶尖的,毕竟张三爷是武将,不是文人
雨树披纷 回复 05-15 18:38
也许野史也有一丝真实吧,,,
用户71xxx92
三国志评论张飞,暴而无恩,这四个学推理出来张飞的性格和形象吧。
反PUA 回复 05-18 13:51
对部下太狠了,所以被部下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