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8年初,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开关厂视察,可工人们却态度冷漠,几乎全程都没人抬头看向毛主席你这时候突然有一个怀孕的女子跳了出来。 (信息来源:沈阳网2023.12.28沈阳两段珍贵的城市记忆) 1950年2月底,毛泽东访问苏联回来,跟越南的胡志明一道坐火车,路过东北,沈阳是重要一站,2月28号晚上到的,一行人住进了铁道宾馆(就是现在的辽宁宾馆),刚放下行李,他就把东北局、辽宁省和沈阳市的头头脑脑都叫来,听汇报,一起吃了顿饭,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但他心里惦记的,是这座城市的里子。 第二天,3月1号,跟这些地方干部谈话,毛泽东重点讲了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话说的很实在,中央的精神,得靠基层去落实,大面上看还行,可问题也不少,接着就敲打上了,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不能翘尾巴,要艰苦奋斗,你们这些人得带头做个样子。 同一天,他还跟周恩来、胡志明去了趟中国医科大学,这学校是共产党自己办的第一个医学院,跟毛泽东渊源不浅,他题过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听完校长王斌汇报,他指示得很明确,搞教育,理论跟实践一定得结合,要给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人民的医科大学,必须办好,这几句话,算是给新中国的医学教育定了调。 紧接着,3月2号下午,他又钻进了橡胶公司沈阳一厂的车间,橡胶那时候可是战略物资,生产抓得紧不紧,他心里挂着呢,他跟工人挨个握手,问得特细,有个叫张希文的工人,紧张得不行,手在裤子后头蹭了半天,才敢跟主席握手。 1958年2月,毛泽东又来了沈阳,这时候,“大跃进”的苗头已经出来了,他更关心的是怎么把工业生产搞上去,技术上怎么往前闯,2月12号傍晚,飞机刚在东塔机场落地,人还没歇过来,他就提出要去附近的飞机发动机厂看看。 更有意思的是,从112厂出来,发生了个小插曲,毛泽东听说有个叫沈阳市小型开关厂(后来叫二一三厂)的小厂子,设备挺破,就靠几百号人硬是造出了控制机床的关键电器开关,他当即拍板,去看看,厂领导那边还在手忙脚乱地准备,他已经走进车间了。 一边走一边跟工人唠嗑,走到一个叫苏玉春的23岁女工旁边,这姑娘当时怀着六个月的身孕,实在按捺不住激动,扶着工作台站起来,大声问了句:“毛主席您好,”这一嗓子,把车间里那点儿紧张气氛给喊散了。 毛主席挺高兴,跟她握了手,让她坐下说,苏玉春比划着解释,说是给铆工配料,把铜片卡进胶木壳,得严丝合缝,毛主席又问,车间里有点闷,光线也不太行,通风怎么样,苏玉春答,有窗户,热了就开开,没事儿,您放心,就这时候,新华社记者抓拍下了这瞬间,苏玉春侧着身子讲,毛主席弯着腰听。 这张照片后来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苏玉春一下子成了名人,可她休完产假回来,照样在流水线上装按钮,工友跟她开玩笑,说见了主席咋不求个字儿,这透着那个年代工人的实在劲儿,后来,苏玉春的名字头一个上了厂里先进工作者的红榜,她当年二月份那张画满红勾的考勤表,厂档案室现在还存着呢。 从开关厂出来,车队往抚顺方向开,路过高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旧站管理区,毛主席又临时起意,让车开进村里瞅瞅,生产队长赵文泉跑来,毛泽东紧紧握着他的手,问得那叫一个细:社里有多少车、多少马、多少牲口,多少地、多少人、多少劳力,旱地水田各多少……完了还兴致勃勃去看了正在打的电井工地。 从1950年到1958年,毛泽东这两次来沈阳,脚印留在了工厂、大学、农村,他确实是往下走,想听真话,关心老百姓怎么过,国家怎么发展。跟张希文、李延年、苏玉春、赵文泉这些普通人的互动,看着挺暖心,也确实给当时的东北打了不少气,这些故事背后,能咂摸出那个年代特有的味道,一股子干劲儿,一种朴素的理想,还有领袖和群众之间那种现在看来有些遥远的情感联系。
[太阳]1958年初,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开关厂视察,可工人们却态度冷漠,几乎全程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5-13 18:30:33
0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