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戏剧性转变的背后,可以看出土耳其外交策略中“利益至上”的生存法则。 咱们先从最开始的冲突聊起,1999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回国途中,被土耳其以“体积过大影响航行安全”为由扣押在黑海,一扣就是507天。土方不仅列出20条苛刻条件,还狮子大开口索要10 亿美元保证金。 要知道,当时中国全年外汇储备才1656亿美元。最终还是希腊仗义出手,用国家信用担保并派出全球最大拖船护航,土耳其才极不情愿地放行。这事儿让中国军工发展推迟了整整两年,也让中土关系跌入冰点。 再说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中国向塞浦路斯运送抗疫物资的飞机被土耳其以“飞行不安全”为由拒绝过境。飞机因燃料不足被迫在莫斯科紧急降落,差点酿成国际事件。土耳其这种行为,也是进一步引起中国民众的反感,当时社交媒体上“土耳其滚出中国”的声浪铺天盖地。 接下来咱们聊聊土耳其态度转变的原因: 首先土耳其深陷经济危机急需外部投资输血。2023年土耳其通胀率一度飙升至85%,里拉兑美元汇率较2018年贬值230%,外债规模占GDP的54%。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近年在土投资已覆盖能源、基建、金融等多个领域:华为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中土合作的胡努特燃煤电站更承担了安卡拉3%的电力供应。土耳其拼了命想抱紧中国这个大腿,让经济才能起死回生。 其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陆海联通计划,该计划恰好与土耳其力推的“中间走廊”计划高度契合。埃尔多安政府深知,要稳定经济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土耳其计划通过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对接中欧班列,将伊斯坦布尔打造为亚欧贸易枢纽。据世界银行测算,若中土物流通道完全打通,土耳其对华贸易规模可提升37%,年经济增长率或增加1.2个百分点。土耳其交通部长曾直言:“加入‘一带一路’能让我国基建投资效率提升40%,这是走出经济泥潭的捷径。” 最后土耳其急需中国投资盘活经济。2023 年开通的伊斯坦布尔新机场地铁线,由中国提供列车和技术,将机场到市中心的时间压缩到半小时。 更厉害的是,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投资十亿美元建电动车厂,直接让土耳其取消了40% 的惩罚性关税—— 比亚迪在伊斯坦布尔建厂后,土方政策立刻 180 度大转弯。 由此土耳其学乖了,外长访华时特意去新疆表态支持 “一个中国”,还公开反对用民族问题抹黑中国。 说白了土耳其的态度转变,本质是“穷则变,变则通”的生存法则。当年仗着地缘优势敲诈中国,如今被经济危机和制裁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放下身段求合作。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交换,土耳其的“变脸”,不过是又一个现实版的利己主义体现罢了。 参考信息源:
万万没想到!土耳其态度大反转?近期,土耳其大使公开表示,东方大国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42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