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1945年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中的两个男子是一位解放军首长和他的警卫员。

蜀山史道 2025-05-13 16:12:03

这是来自1945年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中的两个男子是一位解放军首长和他的警卫员。尽管两人看上去年纪相仿,但坐着的这个年轻人,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他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八十一团团长吴忠泰。

拍摄这张照片时,吴忠泰将军刚过而立之年,彼时他的行军路线几乎已经跨越大半个中国,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

15岁时,年少的吴忠泰背着自己简陋的行囊,转身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山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他生于战乱的年代,身如浮萍,只有满腔救国救民的忠心热血像一根定海神针指引着他前行。

枪炮肆虐着中华大地,吴忠泰看尽了水深火热中的中华儿女,和平的愿望长存于他的心中,他勇毅果敢,在战场上无惧生死,一往无前,身先士卒。

1937年9月25日,吴忠泰所在的八路军115师打响了平型关大捷的第一枪,从此粉碎了日军的“不败之师”,他一个战场一个战场地跑,从军队中最普通不过的士兵一步步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八十一团的团长。

在拍完这张照片的第二年,吴忠泰奉命赶往淮北,从华野九纵中抽调军队再加上地方武装组成了3300多人的淮北挺进支队,吴忠泰率领的81团成为了淮北挺进支队的主力军。

淮北驻有国民党的重兵,数倍于我们的兵力,一个多月的侦察与歼敌消耗了太多的粮草与子弹,寒风刺骨,草鞋磨破,士兵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吴忠泰看出了士兵们日渐疲弱,不断鼓舞士气:“81团的将士们,胜利就在不远处,攻下淮北,离中国的和平,就不远了!寒风吹不灭革命的热血!”

1947年的前三个月,国民党的军队对我军穷追猛打,我军只好拂晓宿营,晚上行军,昼夜颠倒,将士们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好在,胜利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吴忠泰听从指挥,向着敌人的薄弱处展开作战,他带领81团的一个营攻打崔集,作为反击的第一场战斗。

崔集驻有土顽百余人,敌人的碉堡一座接着一座,吴忠泰最擅长的炮兵作战面对敌人凶狠的火舌难以施展拳脚,在关键时刻,爆破手被敌人的机枪扫射,不幸牺牲。

千钧一发,吴忠泰不作他想,直冲炮台,却被敌人的炮火不断阻拦,难以移动分毫,在紧急关头,五连七班长王玉龙抢先冲上去,抱起炸药包把敌人碉堡炸上了天。

吴忠泰看着自己日夜共眠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热泪盈眶,大喊了一声:“兄弟们,杀啊!”

他举起枪,猛地冲向敌人,百发百中,敌人顿时乱作一团作鸟兽状溃散,大势已去。

吴忠泰怀着悲愤和激情,下令对敌人进行包围,没过多久敌人大部分被我军俘虏,一战就歼灭了土顽武装近百人,乘胜追击,为淮北的解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吴忠泰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面对唇亡齿寒的局面时,他奉命率领高炮63师参加了抗美援朝。

美军实力雄厚,1200多架的飞机盘旋在朝鲜上空,黑压压的一片叫人喘不过气,新中国刚刚成立,无法做到空中作战,可炮兵离盘旋上空的飞机那么远,怎么才能做到掩护地面作战的战友,扰乱美军的空袭呢?

吴忠泰亲自指挥每个士兵,不断调整炮兵的发射角度,他以身作则,投入对美军飞机的轰炸队伍中。

战火纷飞,美军的炮弹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落,炸起的土堆、铁片、鲜血卷起滚滚浓烟,可吴忠泰并无丝毫畏惧,他只想带着他的兵们回家,回到新生祖国的怀抱。

渐渐地,士兵们能够击中美军飞机的机翼,再然后就是击落美军的飞机,他们做到了,用极落后的军事力量去对抗美军的飞机坦克。

吴忠泰看着天上摇摇欲坠冒着黑烟的飞机,对炮兵营的弟兄们指挥道:“兄弟们,把他们都给我打下来!”

将士们看见了师长的战果,一时热血沸腾,纷纷响应,每个人都斗志昂扬,美国人的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炮弹一个接着一个砸向高空的美军,终于,第一架飞机轰然倒地,接着第二架、第三架……

高炮63师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任务,在铁路桥梁保卫战和机场保卫战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后统计时发现共击落美军飞机73架,击伤美军飞机240架,逼得美军不得不在更高处作战,因此美军后来的投弹都很难精准。

1955年,吴忠泰回国,被授予大校军衔,忆往昔峥嵘岁月,他与新中国一同苦尽甘来。

他从远在偏远山村的一个小团员,到威名赫赫的开国大校,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戎马半生,是艰苦卓绝的救国之路,是一颗炽热坚毅的心。

2008年,吴忠泰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烈士已去,英魂永存。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