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4岁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周志开,击落2架日军飞机后,又打中了第3架敌机

玲珑说历史 2025-05-13 16:07:15

1943年,24岁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周志开,击落2架日军飞机后,又打中了第3架敌机的发动机。就在这时,周志开突然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让敌人恼羞成怒!

周志开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名门之家,父亲周予孜曾经是一名法官,母亲王倩绮也是生于名门。

少年的周志开有一个明星梦,但跟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他的内心涌现了一股抗日热潮,特别是看到日军肆意横行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

随意屠杀民众,将被杀害的儿童抛于荒野,将女子肆意践踏,更残忍的是还要将人的心脏生生挖出来吃掉,他们不是人,而是地狱走出来的魔鬼。

百姓痛不欲生,横尸遍野,饥不择食,他们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

周志开看到这种惨绝人寰的场景,心中只剩下浓浓的爱国情感,他深知明星梦解救不来群众,只有将自己的身躯交给国家,跟国家共同奋斗才能走出光明。

抗日初期,我国的空军力量还是非常薄弱的,研发能力不足,并且数量也有限,与日军相比,相差甚远。

每次周志开看到日军在我国上空盘旋,随意射击,他就非常想将上面的飞机射下来,守住我国的领空。

于是,16岁的周志开就瞒着父母偷偷地报选了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而在当时,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也深深震撼了周志开。

当父母知道周志开被中央航空学校录取之后,他们无法立即接受这个消息,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名空军战士,随时都要面临着死亡,虽然他们明白国难面前谁都义不容辞,但作为父母,要随时面对孩子的死亡,他们瞬间泪流满面!

周志开知道父母非常担心自己,他还是微笑着劝慰父母,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日子里,空军的力量薄弱,更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去冲锋陷阵,我们就是钢筋铁骨,我们不怕,父亲和母亲也不要怕。

父母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为孩子的大义而感到欣慰,没错,只有父母的勇敢支持,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国家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父母将周志开送入航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周志开聪敏好学,待人真诚,成绩优秀,因为他飞行技术优秀,很快就从分队长升任少校副中队长。

父母希望周志开能结婚,生下自己的后代,虽然周志开长得很帅气,又很有风度,追求者非常多,但是周志开一直都没有答应。

父母其实知道,他觉得他每天都在死亡的关口徘徊,不敢耽误别人。

1943年6月6日,在梁山机场驻扎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P—40机,第十一大队的P—66机,以及第23特遣队P—40机接受命令执行轰炸任务,在返航着陆后发现后面有日军战斗机尾随。

此时大家已经下了飞机,还没时间重新投入战斗,这时候最好就是先躲起来。

但是周志开看到尾随的是日军14架中岛一式“隼”战斗机和8架川崎99式轻轰炸机,他顿感不妙,毕竟这个数量比较多,并且很集中,不能任由他们肆意轰炸。

于是他立马进入驾驶舱,连保险伞带都来不及扣,驾驶舱的密封盖也没关,立马单机强行起飞,目的是为了将上面的日军冲散开,然后为我军腾出时间作战。

只见他朝着敌机群强势冲击,冲散了敌军的编排,在空中灵活缠斗,敌军也被周志开的这一番操作吓到了,一个人对抗一群人,并且近距离看他,脸上只有坚决,他的孤勇让敌军心慌。

为了躲避敌军的攻击,周志开驾驶的飞机犹如灵活的蛟龙,巧妙地避开了层层阻碍,直击敌军内部,连续击落了2架敌军。

面对这么勇猛的周志开,敌军就想打退堂鼓,但是周志开心想活捉一架飞机,让敌军迫降。

只见他将战机翻过来,头朝下,底朝天,飞到上方,摆动机翼,示意敌机迫降,并且打中了敌机的发动机。

敌军看到如此架势,顿然恼羞成怒,想决一死战,但因为周志开在上面,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最终也也只能乖乖地跟着周志开破降,其他的敌军飞机犹如遇到怪物一般落荒而逃。

而周志开也因为这次英勇的行为,创造了空战历史,成为众所周知的空战英雄。

令人惋惜的是,在1943年12月14日,周志开飞往湖北长阳县侦察敌情时,不幸被日军击落牺牲,年仅24岁,葬于重庆空军烈士墓。

父母听闻周志开英勇牺牲后,疼痛难忍,虽然这种事情是他们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的,但是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还是难以接受。

他们知道周志开肯定希望他们好好的,于是他们将特优抚恤金转赠空军教育事业,并将周志开的弟弟也送进空军学习,周志开的毕生心愿他们会义无反顾地继承下去的。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