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毕业后去到人大附中应聘老师,当校长看完他像书一样厚的简历后,足足愣了几秒后问:“我们这里的月薪只有4000,而且从早忙到晚,你能接受吗?”李永乐愣住了,校长以为他要打退堂鼓,然而之后他的一番话却让校长另眼相看!
李永乐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学霸,一路顺风顺水,常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他从小就是学霸,高考中,他凭借着全国物理竞赛吉林省第一名,被保送北京大学,之后又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他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各大企业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去人大附中应聘中学老师。
当时,教师的薪资水平就是4000元的样子。人大附中的校长看完他像书一样厚的简历后,足足愣了几秒后问:“我们这里的月薪只有4000,而且从早忙到晚,你能接受吗?
在物理教学领域,李永乐独创的“现象拆解法”让复杂公式变得易懂。他把电磁学编成侦探故事,用篮球轨迹演示抛物线方程,这种接地气的教法让学生考试平均分提高了20%。有家长算过账,原本要花三四万补课费的孩子,跟着他学根本不用额外补习。
转战网络后,他的科普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5亿次。2023年新开的《永乐大典》系列,单期讲解量子纠缠的视频三天就突破500万观看。很多工程师和程序员半夜蹲守更新,说他的讲解比公司技术培训还清楚。
出版社为他量身定制的《李老师讲义》连续两年稳居教辅类销量榜首,光版税收入就超教师工资数十倍。但他坚持把稿费投入教具研发,去年设计的物理实验套装被全国200多所学校采购。
北京教师圈流传着“永乐效应”的说法,他带过的班级里出了7个省状元,还有14个学生提前拿到清北保送资格。更让同行佩服的是,他每周雷打不动批改300份作业,每本都写满红笔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