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将军却一口回绝,回头对战士们说:“祝大家走运,我们包围圈外见!”随后端起枪就冲了上去,4万人成功突围,战后苏军打扫战场,发现了施特默尔曼将军的尸体,手里紧握着一杆枪…… 1944年2月的乌克兰平原,德国第11军的士兵们缩在战壕里。 苏军的包围圈像铁桶似的箍着他们,整整六万人被困在巴掌大的地方。 天上飘着雪粒子,地上结着冰碴子,这帮德国兵心里明白,这回怕是悬了。 事情得从年初说起。苏联红军在乌克兰地界上打了个漂亮仗,把德国南方集团军的防线撕开个大口子。 曼施坦因元帅手底下那帮参谋急得直跺脚,可希特勒就是不让撤退,非说这块阵地是反攻的跳板。 结果苏联人没给机会,一月底突然发动进攻,三下五除二就把德军的两个军包了饺子。 被围的德军里头有支精锐,党卫军第5"维京"师,这帮人打仗不要命,装备也精良。 可再好的枪炮也得吃饭不是?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连飞机都落不下来了。 伤员躺满野战医院,绷带都成了稀罕物。苏军派了劝降的过来,带话的说只要投降保准不杀。 可德军当家的施特默尔曼将军把劝降书撕了个粉碎,回头就跟部下说:"弟兄们收拾收拾,咱们突围那天见!" 要说这位将军也是条硬汉子,本来能坐飞机撤走,偏要留下来跟士兵同生共死。 2月16号夜里,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德军分成两拨开始突围。 前头是"维京"师打头阵,后头跟着大部队。 他们专挑月黑风高的时候动手,连炮火准备都省了,生怕惊动苏联人。 这招还真管用,头两道防线愣是让德军摸过去了,可天亮时候就露了馅。 苏联的T34坦克从雪地里钻出来,把突围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 最要命的是有条三十米宽的河横在道上,河水冻得跟刀子似的。 当兵的搀着伤员往河里跳,会水的拖着不会水的,不会水的拽着枪杆子。 河面上漂着钢盔,河底下沉着尸体,可活着的还是咬着牙往前拱。 等冲过这道鬼门关,数数人头只剩四万来人。 断后的两千多伤员和施特默尔曼将军都没跟上来。 后来苏联的科涅夫元帅在战场上找着将军尸体,手里还攥着杆步枪。 这位苏联名将也是讲究人,吩咐手下按军礼给葬了。要不说打仗归打仗,好汉敬好汉呢。 时过境迁,当年那场血战的地界现在立着纪念碑。 2023年春天,施特默尔曼的孙子带着全家老小从德国过来,在切尔卡瑟的烈士陵园摆了一束白玫瑰。 老头摸着墓碑直叹气:"爷爷那辈人犯的错,咱得记着。"同一天,乌克兰政府把当年缴获的将军笔记本捐给了柏林战争博物馆,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突围计划,纸都发黄了。 附近村里八十多的老汉伊万,现在还记着小时候见过的战场。 他说那年开春化冻,地里翻出来的子弹壳能装好几马车。 如今这片土地种着向日葵,黄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早没了硝烟味。 倒是每年2月,总有些军事迷跑来转悠,举着金属探测器在野地里找当年的钢盔扣子。 信息来源: 德国联邦档案馆(Bundesarchiv)2023年3月15日发布《切尔卡瑟战役八十周年纪念史料》 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官网2023年4月2日更新《施特默尔曼将军遗物移交记录》 俄罗斯国防部档案馆解密文件《1944年东线战事报告》(档案编号:SOV-WWII-0442) 《明镜》周刊2023年2月18日专题报道《冰雪中的突围:一个德国家族的战争记忆》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
秋水共长
2025-05-12 23:41: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