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即墨的寒门里出生了一个男孩,父母给他取名魏世杰。 靠着煤油灯下苦读的韧劲,这个穷孩子考上了山东大学物理系,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1964年毕业时,命运把他推向了青海金银滩的221基地——中国原子弹研制的心脏地带。 戈壁滩上的铁皮厂房里,魏世杰和同事们日以继夜研究炸药部件。 1968年和1969年的两次爆炸事故,让这位年轻科研人员目睹了死亡的残酷——四名同事化作血肉碎块,其中最小的才16岁。 他捡起战友的残骸时,沙砾混着血水沾满手套。 在死神环伺的基地,魏世杰遇到了同做核试验的湖南姑娘林文馨。 两人常在青海湖畔散步,看牦牛啃食稀疏的草皮。 1967年林文馨被调往新疆,临别前把珍藏的《普希金诗集》塞进他手里。 半年后噩耗传来:林文馨遭遇中子辐射,抢救半年后去世。 未婚妻的母亲随之自缢,魏世杰和老人将骨灰撒入黄浦江,江风卷着灰烬扑在两人脸上。 1971年,魏世杰与化学分析员陈位英在基地成婚。 这对夫妻在防辐射服里孕育了两个孩子,却因工作特殊,三年才能探亲一次。 儿子魏刚8岁时被奶奶发现智力异常——不会系鞋带,数不清手指头。 女儿魏海燕初中时突然出现幻听,总说墙里有人要杀她。 1990年调回青岛后,这个家开始崩塌。 14岁的魏刚确诊二级智力残疾,20岁的魏海燕被诊断为精神分裂。 妻子陈位英在2007年除夕前持刀割腕,抢救回来后确诊抑郁症。 2010年她病情恶化,常站在窗边往下跳。 83岁的魏世杰如今每天要完成特殊“仪式”:监督女儿吃抗精神病药需1小时,要把药盒开合三次;给儿子5元零花钱得用特定纸币。 2022年妻子因糖尿病离世后,他在遗嘱里把三处房产划给儿女,还买了双份养老保险。 客厅墙上挂着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奖状,成了这个家唯一的光荣印记。 这个“两弹一星”功臣的晚年,被切割成碎片化的看护时段。 早晨要给女儿剥花生,必须去掉每粒红皮;中午要检查儿子有没有买腐烂水果;深夜得把速效救心丸放在床头。 2024年3月,他在短视频里展示女儿吃药的繁琐流程,被网友称为“最坚韧的核弹老头”。 如今的魏世杰依然坚持写作,新书《紫蝴蝶》的手稿堆在卧室。 社区给他家颁发“最美家庭”奖状那天,他扶着女儿、牵着儿子拍了合影。 照片里三个人头发花白,只有他对着镜头微笑——就像当年在青海戈壁,面对爆炸残骸时那样挺直腰杆。 信息来源: 环球人物网《“核弹老人”魏世杰:半生为国,半生为家》 中国在线《青岛老人研究核弹26年成热剧原型》 凤凰网《83岁核弹科学家与53岁精神障碍女儿的日常》 环球人物网《核弹老头,和 “倒霉人生”扳手腕》
1735年,58岁雍正驾崩。弘历正准备按遗诏登基,张廷玉却突然跑来大喊:“慢!先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