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了皇帝后,忽然想起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于是便回到沛县找人。没想到,曹寡妇却跪倒在地:“你把儿子带走吧,我是不会跟你进宫的。” 刘邦,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一个市井小人物爬到了权力的巅峰,靠的是胆识和智慧。不过,在他当上皇帝的光辉岁月里,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故事,这事儿发生在刘邦称帝之后,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跟曹氏有过一段情,还生了个儿子,于是就动了心思,回沛县去找人。结果呢,曹氏见到他,态度很坚决,说愿意让他把儿子带走,但自己死活不肯跟他进宫。 要说刘邦和曹氏的缘分,得从他还没发迹的时候讲起。翻开《史记·高祖本纪》,里面提到刘邦年轻时在沛县当过泗水亭长,就是个管治安、跑腿的小官。那会儿的刘邦,日子过得紧巴巴,没啥钱,成天混在市井里,跟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曹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他生活的女人。史书上对曹氏的记载不多,《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里就简单一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虽然没啥正式身份,但刘邦跟曹氏的关系不是玩玩而已。他们在一起处了一段时间,还生了个儿子叫刘肥。这孩子后来成了刘邦的长子,可见他俩的感情还是有点分量的,不是随便过过日子就算了。刘邦那时候还没啥大志向,日子过得稀松平常,跟曹氏的这段情,应该算是他年轻时的一段真挚回忆。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赢了楚汉战争,称帝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从此,他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住进了宫殿,金银财宝堆满屋,权力也握得死死的。可皇帝的日子也不是天天吃香喝辣,刘邦当政那几年,事儿多得要命。外面有叛乱要平,里面有后宫的争斗要管,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就在这忙乱的时候,刘邦忽然想起了曹氏和刘肥。可能是老了,念旧了,想起年轻时那段简单日子;也可能是觉得自己当了皇帝,儿子还在乡下吃苦,心里有点过不去。不管啥原因,他决定回沛县一趟,把这娘俩找回来。这念头一出,就不是随便想想,他还真派人去办了。 沛县是刘邦的老家,他在这儿长大,后来也从这儿起步打天下。对他来说,回沛县不光是找人,还有点回老家看看的意思。《史记·高祖本纪》里写过,刘邦当了皇帝后,好几次回沛县,跟当地的老乡们聚聚,吃吃喝喝,挺热闹的。有一次,他在沛宫摆了个大宴,把县里的官儿和老百姓都请来一块儿乐呵,场面挺大。 这次回乡,刘邦专门让人去找曹氏和刘肥。沛县不大,但找人也不是一眨眼的事儿。听说最后是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找到的娘俩,可见他们这些年过得挺低调。刘邦这时候已经是皇帝了,身份天差地别,但他没忘了旧人,这点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见到曹氏的时候,刘邦估计也挺感慨。当年的年轻女子,如今已经是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曹氏见到刘邦,肯定也很激动,毕竟这男人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了皇帝,换谁都得愣一下。可当刘邦提出要带她和刘肥进宫享福时,曹氏却死活不干。她态度很坚决,说自己就是个普通村妇,宫里那地方不适合她,日子在这儿过惯了,不想挪窝。 这反应让刘邦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谁不想过好日子啊?可仔细想想,曹氏的拒绝其实挺有道理。她一个没啥背景的女人,进了宫能干啥?后宫里吕雉那帮人可不是好惹的,勾心斗角的事儿多了去了,她这种老实人估计连一天都熬不下来。再说,她在沛县虽然清苦,但自由自在,进宫就得守规矩,受人管,她不愿意过那种日子也正常。这选择虽然看着简单,但透着点对生活的明白劲儿。 曹氏不走,刘邦也没强求,但对刘肥他没放手。他把刘肥带回了长安,封了个齐王,给了不少地盘和钱。刘肥这孩子挺争气,在齐国当诸侯王的时候,把地方治理得不错,老百姓都挺喜欢他。他也没忘了自己老娘,经常派人送东西回去,尽尽孝心。 曹氏呢,就留在沛县过自己的日子。刘邦虽然没把她带走,但也没亏待她,特意在沛县给她盖了个大宅子,还派人照顾她的生活。这安排挺厚道,说明刘邦心里还是有她的。虽然没进宫,但曹氏后半辈子过得也不算差,至少衣食无忧。
刘邦当了皇帝后,忽然想起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于是便回到沛县找人。没想到,曹
只言片语里
2025-05-12 20:55: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