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看印度!不出意外,印巴战争结束后,为了对巴基斯坦形成空中优势,印度会采购美国的F—35,或者俄罗斯的苏—57。即使这样,印度空军仍然不是巴基斯坦空军的对手。
印度确实可能在战后采购F-35或苏-57,但即便如此,巴基斯坦空军的优势依然难以撼动。先看F-35,美国对这款五代机的外销限制极严,印度即便下单也得排到2040年之后才能交付。而且美国大概率会提供“降级版”,比如限制数据链功能或武器兼容性,防止技术泄露给俄罗斯。
更关键的是,F-35的维护成本极高,单机采购价约1亿美元,加上配套的后勤体系和人员培训,印度得砸进去天文数字的资金。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采购的歼-35不仅成本更低(预估仅为法国阵风的45%),而且性能更优——歼-35具备全向隐身设计、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航电架构与F-35同代,但雷达反射面积更小,超视距打击能力更强。
再说说苏-57。俄罗斯现在深陷俄乌战争,苏-57的产能优先满足自身需求,印度就算下订单,最早也要到2030年后才能拿到货。
更要命的是,苏-57的隐身性能和航电系统存在明显短板。它的雷达反射面积约0.4平方米,而歼-35只有0.001平方米,差距高达数百倍。苏-57的航电系统缺乏数据链攻击能力,无法与预警机协同作战,而巴基斯坦的歼-35能通过中国提供的预警机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实现“发现即摧毁”的杀伤链。
此外,苏-57的导弹射程也落后于巴基斯坦的PL-15,后者射程超过150公里,而苏-57的K-77M导弹射程仅120公里。
就算印度真的拿到了F-35或苏-57,也很难发挥出全部战力。印度空军的“万国牌”装备体系存在致命缺陷: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美国雷达系统之间数据链互不兼容,导致协同作战能力几乎为零。
而巴基斯坦的装备体系高度整合,从歼-10C、歼-35到ZDK-03预警机,再到红旗-9B防空系统,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数据链和指挥系统,能实现无缝对接。例如在这次冲突中,巴基斯坦的预警机提前锁定印度机群,指挥歼-10C在超视距外发射PL-15导弹,而印度战机连对手的位置都没搞清楚就被击落。
后勤维护也是印度的老大难。印度空军的事故率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原因就是维护体系混乱——阵风需要法国工程师支持,苏-30依赖俄罗斯配件,战时根本无法快速修复受损战机。
反观巴基斯坦,中国不仅提供装备,还在卡拉奇建立了枭龙生产线,关键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维护效率远超印度。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电子战、情报支持等领域给予巴基斯坦全方位援助,比如北斗卫星实时定位、电子战飞机干扰印度雷达,这些都让巴基斯坦在战场上始终占据主动。
最关键的是,巴基斯坦的战术训练和实战经验甩印度几条街。巴基斯坦飞行员年均飞行小时数接近200小时,还经常和中国空军搞联合演习,实战能力极强。而印度飞行员年均飞行小时数不到150小时,很多时间花在模拟器上,缺乏高强度对抗经验。
在这次冲突中,巴基斯坦飞行员依托预警机和电子战优势,用PL-15导弹在视距外“盲射”,而印度飞行员连基本的电磁压制都无法应对,只能被动挨打。
综合来看,印度就算砸锅卖铁买F-35或苏-57,也无法弥补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代差。巴基斯坦有中国撑腰,装备、训练、后勤、情报全链条碾压印度,这仗根本没法打。
用户17xxx82
军盲,美国是不可能卖f35给印度的,俄罗斯苏57自己都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