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贸易战真的结束了吗?这两天全球商界都在盯着瑞士

洛风阐社会 2025-05-12 17:23:08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贸易战真的结束了吗?这两天全球商界都在盯着瑞士日内瓦的一举一动,毕竟这场会谈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双边贸易走向。 但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 就像一场 “狼来了” 的游戏,双方终于坐下来谈了,但桌子底下还各自攥着半把刀。 根据最新发布的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取消 91% 的加征关税,中方同步反制措施。 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将 34% 的 “对等关税” 各砍一刀:24% 暂停 90 天,剩下 10% 保留。 这意味着从 5 月 14 日起,中美贸易关税将从最高 125% 的 “禁止性关税” 骤降至 10%,堪称悬崖勒马的神操作。 但仔细看条款会发现,这 10% 的关税其实是 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加征的 “基准关税”,而被取消的是后续疯狂叠加的 84% 和 125%。 说白了,这只是回到三个月前的起点,而非彻底归零。 这场谈判的戏剧性堪比谍战片。 美方代表团前脚刚到日内瓦,后脚就传出美国西海岸港口因中国货船停摆陷入混乱。 数据不会说谎: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 GDP 萎缩 0.3%,债务突破 37 万亿美元,而中国 4 月出口增速回升至 9.3%,韧性尽显。 这种压力下,美方终于松口 —— 但松得很有讲究。 保留 10% 关税相当于留了个 “谈判筹码”,而暂停 24% 关税的 90 天窗口期,更像是给双方团队设置的 “最后期限”。 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联合声明里藏着两个关键信号:一是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未来将定期在中美或第三国谈判;二是中方明确要求美方 “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 这意味着,目前的关税调整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正餐是技术限制、市场准入、产业补贴等结构性矛盾。 就像棋手落子,现在棋盘上摆的是关税,棋盘下暗战的是芯片、稀土、AI 伦理等战略领域。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方在谈判中罕见地展现了 “务实” 态度。 财政部长贝森特被曝多次与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密谈,显然感受到了资本的压力。 毕竟,全球供应链因关税战正在重构,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吞噬美国企业的利润。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报告,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已导致行业损失超 1200 亿美元,农业州的大豆库存更是堆成了山。 相比之下,中方的反制措施更具针对性 —— 暂停非关税壁垒、开放部分市场,同时加快自主技术生态建设,这招 “以退为进” 让美方颇为被动。 但回归正常贸易远非坦途。 且不说 10% 的关税仍是贸易壁垒,单看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对 “对等” 的不同解读,就知道分歧依然深刻。 美方坚持将关税与所谓 “公平贸易” 挂钩,而中方强调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这种认知差异在技术领域尤为明显:美国一边削减关税,一边将 50 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 “实体清单”,试图在 AI、量子计算等领域保持压制。 这种 “既要又要” 的做法,注定会让后续谈判充满火药味。 现在的中美贸易就像坐过山车,刚从最高点俯冲下来,却还没抵达安全区。 双方都明白,彻底脱钩意味着双输,但重构互信需要时间。 对企业来说,90 天的关税缓冲期是个机会窗口,但更要警惕政策反复的风险。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部分商品价格可能回落,但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成本转嫁,仍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渐显现。 这场谈判的真正意义,或许不在于关税数字的变化,而在于双方终于重新建立了对话通道。 就像暴风雨后的海面,虽然浪头还在,但至少能见度恢复了。 接下来的 90 天,将是检验诚意的关键期 —— 是继续 “狼来了” 的游戏,还是真正开启合作新篇章?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