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五表示,他将“永远”对贸易伙伴征收
特朗普在白宫说完“永远”征收10%关税,转头又补了句“可能有例外”。美国刚和英国签完协议,但仔细看条款:英国每年只能免税卖10万辆汽车到美国,超了还得交25%关税。钢铝关税说是要取消,结果白宫改口变成“再商量”。
协议签完不到一小时,两国声明就出现矛盾。英国人说钢铝关税全免了,美国人却说只是换个方式收。这种临时拼凑的协议,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纽约时报直接说这是“巨大的虚无汉堡”,实际好处还没一个汉堡实在。
英国占美国贸易总量不到3%,特朗普却拿它当样板。协议里藏着关键信息:美国之前加的10%基础关税根本没取消。英国媒体算过账,现在英国货进美国交的税,比特朗普上台前还高。
最值得琢磨的是特朗普那句“例外”。有人猜是针对中国,毕竟他之前说要对中国单独加税到34%。也有说法是给墨西哥、加拿大留后路,毕竟北美自贸区不能真撕破脸。但看特朗普最近动作,对中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加税一点没手软。
美国商会已经急得跳脚,300万企业联名要求放宽关税。特朗普嘴上强硬,实际谈判团队悄悄联系中国商务部。英国协议刚签完,美国股市涨了1.5%,华尔街明白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普通美国人发现超市牛肉贵了18%,加油站油价涨穿8美元。特朗普说关税能创造就业,可制造业工资比中国贵4.8倍,企业宁可搬去墨西哥也不回美国。
英国现在骑虎难下,10万辆汽车免税配额刚好是去年对美出口总量。车企老板发愁:今年多卖一辆车就要多交15%的税。协议里说的“扩大农产品市场”,其实是逼英国买更多美国转基因牛肉。
特朗普真正的算盘藏在细节里。他反复强调英国协议不是模板,暗示接下来还有更狠的招。现在全世界盯着两个悬念:10%基础关税会不会变成20%?所谓“例外”到底是给谁开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