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停战计划破产?被逼无奈的特朗普,想到了一个“帮手”

头顶一块布 2025-05-12 14:50:20

俄乌迟迟谈不成,美国也没招了。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提到的“帮手”,大大出乎了外界的预料。 1.推动俄乌停火,特朗普将目光看向中国 特朗普上任之初,曾信誓旦旦要在100天内实现俄乌停火,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耳光。眼看局势不利,特朗普试图寻求中国的帮助。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盘算?显然,和平调停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美国。

在特朗普看来,中国是唯一一个既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联系,又在国际社会上拥有巨大话语权的国家。特朗普希望利用中国的中立地位和影响力,来推动某种程度上的和解,以便缓解美方在国际上的压力。换句话说,他不仅想把中国当成和平使者,还希望其扮演他外交棋盘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美国试图逼迫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时,欧洲国家非但没有妥协,反而更加坚定地支持乌克兰。这让特朗普意识到想要按照自己的喜好解决俄乌问题很难,所谓的要中国“出手”,不过是想把中国拖下水。 2.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特朗普目的不单纯 最近,美乌之间的一份矿产协议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揭示了美国对乌克兰资源的觊觎,也展现了特朗普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真实意图。 这份协议使得美国企业在乌克兰矿产开采中获得“优先权”,同时两国还将设立基金负责乌克兰战后的重建。美国此举俨然是在为自己未来的资源和经济利益保驾护航,而不是单纯地帮助乌克兰实现稳定。

特朗普在调停俄乌停火一事中拉拢中国的一系列举动,或许是出于类似的考量。在特朗普看来,通过让中国参与调停俄乌冲突,不仅能缓解当前的紧张局面,还能在争夺政治资本的同时,抢占更多的国际利益。毕竟,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影响力不容小觑。特朗普巧妙地将中国视作一种可以借力的平衡砝码,试图在国际博弈中取得更大优势。 3.事关俄乌冲突,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对于俄乌冲突,中方的态度始终很明确。中国一贯认为,俄乌局势的解决应该在国际框架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来实现,而不是由几个国家单方面承担责任或施压他国。这种态度使得特朗普的如意算盘难以落地,中方强调的从来都是合作共赢,而非被操控。 俄乌冲突中,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往往采取一致且强硬的立场,包括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相比之下,中国则强调谈判和外交手段,倡导和平解决争端。这种策略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也凸显了其在复杂局势中行使软实力的能力。

令人瞩目的是,中方一再表明乐于见到各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为降温局势和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这不仅展现了推动和谈的诚意,也是对所有相关方发出的邀约。无论是通过外交途径,还是借助国际组织平台,中国始终强调,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分歧比武力相向更具可持续性。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是一种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战略选择。正因为如此,中国不仅赢得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及中立国家的信任,也成为国际社会寻求公正解决方案的重要角色。 4.一边拉拢中国推动停火,一边制裁俄罗斯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一边宣称要推动俄乌停火,另一边却要继续制裁俄罗斯,加剧俄乌紧张局势。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呼吁俄乌停火30天,警告任何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将受到制裁。 随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他已经与特朗普通话,表达了基辅方面对30天停火协议的准备和意愿。“从即刻开始”的措辞显得急切而坚定,似乎是想通过一个月的平静期为永久和平铺路。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同样的热情,仅仅宣布了3天的“胜利日停火”。

从表面上看,乌克兰急于让战争踩下刹车,但深层次的动机不仅仅是渴望和平。乌克兰政府深知,如果能借着这30天的停火来稳定局势,并争取国际支持,会对其后续的谈判大有裨益。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俄罗斯显然不愿意。 要想实现真正的停火,关键还在俄乌身上,特朗普通过施压停火的打算显然行不通。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不愿跟着美国停火的步调走,中国也不愿意当美国的“背锅侠”。特朗普与其搞这些,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头顶一块布

头顶一块布

聚焦中东热点,深度解读地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