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火车站,吴樾行刺失败,一名清军抓着他的辫子,正被清理出车厢,镜头中的他非常惨烈,不仅身体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而且手足齐断。 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刺杀最泛滥的时代,晚清的刺杀次数当属第一。 这也主要是因为晚清的统治腐败不堪,中国遭受着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但昏庸无溃的清政府却舍不得手中的权利,一边不惜割地赔款讨好西方列强,一边又加重赋税,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爆发了不少的起义运动,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安抚民心,清政府提出了进行预备立宪制度。 所谓的君主立宪制源自于英国,是指保留名义上的皇位,但要将皇帝手中的权利下放到立法机关的手中,所谓的皇帝也只是“名义”上的,根本做不了任何的决定。 这个制度听着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但呼风唤雨了一辈子的慈禧可不愿意下放手里的权利。她提出这项制度只是编造了一个“谎言”,目的就是为了让地方群众不要推翻清政府。 蔡元培等人直接戳穿了清政府的谎言,慈禧是想要“假立宪,真皇帝!”中国要想有出路,就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推翻皇帝的独裁统治。 也就是在这种封建腐朽的统治下,革命家吴樾应运而生。吴樾是光复会的成员,他抱着“还我河山”的信念,意图用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当时的清政府派出了五位大臣,预备前往国外学习立宪制度。吴樾为了彻底摧毁清政府府谎言,设计了一次暗杀行动。 起初的吴樾打算用短刀行刺,但考虑到要杀死五位大臣,吴樾一个人的力量很有可能不够。几番商量后,吴樾打算“舍生取义”。用自己的一条命来换五个大臣的命。 吴樾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炸药包,并放在了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之中,如此一来,只要靠近五位大臣之后引爆炸药,吴樾便可和他们同归于尽。 出发前的吴樾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告别了父母和哥哥,毅然的踏上了前往火车站的方向。 为了隐藏身份,吴樾换上了一件奴仆的衣服,打算混进五位大臣的身边。但由于是第一次行刺,吴樾不免有些紧张,行走之中的神色也十分的匆忙。 在火车上巡逻的官兵发现了吴樾的异样,便询问他是哪位大臣的随从。吴樾随后说了句是邵英大人家里的,却引起了官兵的怀疑。 原来邵英大人的随从已经跟着进了车厢,绝对不会在此处来回徘徊。官兵便开始给吴樾搜身,随后又让他打开手中的行李箱。 吴樾自知大事不妙,手中的箱子可是炸药,打开就意味着此次的刺杀失败。 危急关头,吴樾选择抱着箱子奋力冲向前,在靠近五位大臣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拉响了炸药包。 但由于当时的制造技术十分的落后,导致炸药的质量太差,炸药在空中就进行了爆炸,只有吴樾被炸的肝脏俱碎,当场就没了呼吸。 其他临近的五位大臣之中,也只有邵英受了较重的伤,其他的大臣们都安然无恙,没有任何的生命危险。 吴樾付出生命代价的刺杀以失败告终。 但清朝官员却连死了的吴樾也不放过,他们拽起了吴樾的辫子,侮辱着他的尸体,甚至张狂的拍下了一张照片。 吴樾的死却在革命党人的心中掀起了波澜,他们更加认清了清政府的残忍,立志要不惜一切代价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3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