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平步青云之后,想迎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便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封13个字

鉴史忆往呀 2025-05-12 13:57:14

司马相如平步青云之后,想迎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便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封13个字的书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而妻子卓文君看过这个书信后,马上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含泪挥笔回了一封信,司马相如看过后,至此,不敢再提纳妾的事!

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出身于富贵人家,他的父亲卓王孙是蜀郡地区颇有名望的商贾巨富。

孩童时代的卓文君才思敏捷,好读书,小小年纪便可熟读各种经典著作,成为了蜀郡临邛一带声名在外的小才女。

卓文君长大之后,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少富贵人家的子弟都慕名前来提亲,而卓文君则是在众多的提亲者看中了一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富家子弟,然后便嫁给了这名富家子弟,但是但好景不长,新婚不到一年,卓文君的夫君便因痨病离开了人世。

新婚丈夫的突然病逝,使得卓文君为此哀伤不已,老父亲卓王孙则对卓文君进行了一番长时间的安抚,才使得卓文君逐渐走出了这丧夫之痛。

后续有一天, 卓王孙在府中大摆宴席,邀请临邛县的士绅和官员,当时,临邛县令带着自己的好友司马相如应邀参加了这场宴席,在这场宴席之上,司马相如弹琴一首,俘获了刚经历“丧夫之痛”卓文君的芳心。

而司马相如也对卓文君这位才貌双全的才女也是颇有好感,这就使得二人很快就坠入爱河之中,成为一对恋人。

但是,卓文君的老父亲卓王孙在知晓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之后,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极力反对二人的这段恋情,但是卓文君却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要嫁给司马相如为妻,为此,卓文君在一个夜深人静之时,与司马相如私奔,去往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居住。

而卓文君的老父亲卓王孙在知晓这个事情后,悲愤至极,当着府内佣人的面,咆哮道:我这个女儿不听话啊,我虽不忍心伤害她,但是我也不会拿出一文钱资助她的。

与此同时,与司马相如私奔来到成都居住的卓文君见司马相如家中实在太过贫寒,便提议回到她的老家临邛县做卖酒生意,以此来改善这贫寒的生活条件,司马相如听后,觉得在理,便跟着卓文君回到了临邛县做卖酒生意,虽然后续二人这卖酒的营生挣不了多少钱,但却大大的改善了司马相如先前贫苦的生活条件,使得二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奔头。

有一天,有人将卓文君在临邛县街头卖酒做生意的事情告诉给了卓王孙,卓王孙知晓这个事情后,心里面五味杂陈,他不想看着自己的女儿受苦,受累,受任何委屈,便拿出钱财资助了卓文君, 还同意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婚事,就这样,在卓王孙的帮衬之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后续,生活上得到了保障的司马相如,便将所有的精力用都在创作文学作品上,他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青睐和称赞,因而被汉武帝刘彻封为了侍从官。

而就此发迹的司马相如在途经茂陵时,看上了一位年轻貌美的茂陵女子,便心生弃妻纳妾之意,想要将这位年轻貌美的茂陵女子纳为妾士,为此,他给在家中的妻子卓文君写下了一封十三字的书信,书信中这样写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而妻子卓文君接到,并看了这封书信后,当即就明白丈夫有弃妻纳妾之意,便含泪挥笔回了一封信,心中这样写道: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而司马相如在看完这封书信后,一方面感叹妻子卓文君文笔了得,一方面又羞愧难当,想到自己昔日落魄之时,妻子卓文君不顾其父的反对,执意要和自己相伴终生,并且还拿出家中的钱财,使得昔日的贫寒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也才使得自己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想到这里,司马相如懊悔至极,至此不再提及这提遗妻纳妾之事,安心地与妻子卓文君过生活。

卓文君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也是一位贤妻,她用自己的才华和真诚挽回了司马相如的背弃,作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塑造着爱情,经营着婚姻,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坚守使得她与丈夫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令人传颂至今!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