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感冒中成药】健康科普中医养生说依据上次我们说的感冒的寒热变化,可选择常

安顺聊健康 2025-05-12 10:59:50

【合理选用感冒中成药】健康科普中医养生说依据上次我们说的感冒的寒热变化,可选择常见的感冒中成药。

风寒感冒颗粒:由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组成,该方来源于《伤寒论》中发散风寒第一方——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在此基础上又加入辛温化湿和中药物如紫苏叶、防风、陈皮、白芷,因此风寒感冒颗粒用于感受风寒初期,表现为恶寒、无汗、发热、鼻塞、头痛、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这时如果多饮热水,盖好棉被发发汗,再好好休息、睡上一觉,感冒可能在一两天之内就会痊愈。反之,如果错误地选择口服蒲地蓝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清开灵颗粒等清热解毒药物,郁遏的卫气没有被舒展开,反而受到寒凉药的刺激导致引邪入里,卫气郁遏更加明显,有可能会使感冒缠绵难愈,甚至出现慢性咳嗽。

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苦杏仁、甘草、紫苏叶、前胡、桔梗、枳壳(炒)、陈皮、半夏(制)、茯苓、黄芩组成,其组成来源于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杏苏散(杏仁、苏叶、清半夏、陈皮、前胡、枳壳、桔梗茯苓、甘草)这两首著名的宣肺解表方。以辛温药物为主,在此基础上稍加入苦平清内热的黄芩。

风寒感冒颗粒与通宣理肺丸相比较,同为辛温解表,治疗风寒邪气。但前者主要为风寒在表,以发热为主;后者风寒犯肺,以咳嗽、鼻塞为主。

苦甘颗粒:由麻黄、苦杏仁、金银花、黄芩、浙贝母、薄荷、蝉蜕、桔梗、甘草组成,除了宣发肺卫的三拗汤外,还加入了金银花、黄芩、薄荷、蝉蜕等花、叶、皮等轻清疏表清热的药物,由前面的辛温解表转变为辛凉解表,治疗风热表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

感冒清热颗粒:由荆芥穗、薄荷、紫苏叶、防风、柴胡、葛根、白芷、桔梗、苦杏仁、苦地丁、芦根组成,其组成受经方“三阳合病”思想的影响,解太阳的荆芥、苏叶,清阳明的葛根、白芷,疏少阳的柴胡、薄荷,再加入清热养阴的芦根、苦地丁,对于外寒内热证起到外散而内清的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由炙麻黄、广藿香、薄荷脑、炒苦杏仁、石膏、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大黄、红景天、甘草组成,在仲景经方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清热解毒药物。该药与感冒清热颗粒同样适用于外寒内热证,前者用于表寒轻、内热重,后者用于表寒重、内热轻。这是由于连花清瘟胶囊的初衷是针对“瘟邪”。“瘟邪”致病热象极重,不但气分有热,甚至营血分也存在热象,并且合并有湿邪,符合流感等急性、热性传染病的致病特点。

清开灵颗粒: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该药一派寒凉,没有用一味解表药物,因此治疗的是里热证、气营两燔证,这时候患者已经不像感冒早期的恶寒、无汗症状,而是出现了持续高热、不恶寒、汗出、咽喉肿痛、口渴、大便干结,尤其儿童甚至会出现高热神昏、急惊风。这时如果错误使用解表药,尤其是辛温解表药,会生风动血,导致热势加重、鼻衄等。

小柴胡颗粒:前面几种药物是感冒风寒侵袭、由表及里、入里化热的一般过程,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小柴胡颗粒治疗的就是一种特殊类型感冒——虚人感冒。这类人群一般平素气血偏虚,在风寒侵袭时气血不能由内而外抵抗于表,而是气血在内稍稍郁结,出现发热且热势不高、食欲不振、脘腹满闷、口苦、精神差,这个时候再用前面几种解表清里、以祛邪为主的感冒药就不太适合了。小柴胡颗粒来源于经方小柴胡汤,方中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补益气血,柴胡、黄芩、半夏三味药辛开苦降疏解气血,在体质偏虚的人群如老人、女性中应用广泛。

藿香正气滴丸:夏季感冒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感冒药——藿香正气滴丸,它适合哪种感冒呢?

一般夏季感冒可以分为阳暑证和阴暑证。阳暑证多见于夏季高温户外作业人员,是暑热伤津,表现为高热、多汗、口渴、乏力、精神差。阴暑证主要由于夏季贪凉导致,多见于吹空调、吃冷饮等,是寒湿邪气困表、困脾,多伴有脾胃症状,表现为发热、周身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藿香正气滴丸用药辛苦温为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显然是针对阴暑证而设。

以上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感冒类中成药,其组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结起来,在风寒感冒初起,可以选择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热颗粒;风热在表时,可以选择苦甘颗粒;对于里热为主的感冒,连花清瘟颗粒、清开灵颗粒更为合适;小柴胡颗粒适合虚人感冒;藿香正气滴丸适合夏季阴暑证导致的胃肠感冒。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并不是说药物本身有毒性,而是如果服用不符合自己病症的药物,不但对疾病无益,还容易出现副作用。所谓“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服用中成药也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0 阅读:6
安顺聊健康

安顺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