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大寨精神”,如何吃苦!可美国却没有什么反应,而是把他们带到农场参观! 郭凤莲还是个小姑娘时,就先后见到了18个国家的元首,可当她信心满满的去美国宣扬“大寨精神”时,却真正颠覆了她的世界观! 郭凤莲在美国到底见到了什么?回国后的郭凤莲又有了哪些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二十年,全国各地都提出了“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口号,其中最出名的地方当属大寨 大寨人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一跃成为了全国各地的标杆,而大寨中最有名的“政治明星”,当属铁姑娘郭凤莲。 郭凤莲小学毕业就开始下地干活,六十年代大寨遭遇了特大洪水,16岁的郭凤莲组织了村里的妇女下水抢险救灾,体力和干劲丝毫不逊于男同胞。 在洪水褪去之后,郭凤莲更是带领村民动手恢复土地,一筐筐的石子从地里背去河道,郭凤莲不过80斤的体重,每次都要扛上一百多斤的重物,也正是因此,郭凤莲被送了个“铁娘子”的称号。 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郭凤莲发扬的“大寨精神”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标杆,甚至有十几个国家的元首来大寨参观学习,郭凤莲负责带头介绍大寨精神。 1978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中国派出代表团到美国进行访问,郭凤莲作为大寨精神的代表随团出访,也正是这次到美国,彻底颠覆了国风款的认知。 郭凤莲每到一地,就不遗余力的宣扬“大寨精神”,她详细的描述了大寨人民是如何“人定胜天”。大寨人民在洪水来临的前夕抢收庄稼,不少村民用身体挡住了洪水。 大寨原本是成片的荒山秃岭,是每一位大寨人民,把一筐一筐土扛上山,把一车一车的石块俢砌成河道,才实现了每年秋天家家户户有余粮。 郭凤莲每每讲到动人处都会哽咽,她不断强调大寨人民的奋斗和艰苦精神,并认为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可台下的美国人却一脸的不解,他们不认为牺牲一个人的性命,去保护粮食或者其他的东西有那么的重要。毕竟在美国人的观念中,生活是为了享受快乐,而不是把头埋在地里“吃苦”。 为了让郭凤莲感同身受,她被带到了美国的一家兄弟农场,这里的奖项让郭凤莲大为震撼。 一眼望不到头的庄稼和田地,只有几辆大型的机器在收割粮食,而人只需要在地里等着把粮食运回到家,偌大的田地只需要几个人,着实是让郭凤莲吃了一惊。 除了先进的收割技术,美国的田地已经采用了自动灌溉技术,就连美国农民种下的粮食种子,也比当时中国的粮食要高产的多。 郭凤莲联想到,在大寨村民们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挑水浇地,收粮食时更是不分白天和黑夜,一整天的活干下来,整个人的胳膊都要累断掉。 在美国短短的几天时间,郭凤莲认识到了中国农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否定过去“大寨精神”所带来的贡献。 郭凤莲认为,既然有差距,那就证明中国农业还有发展和进步的空间。回国后的郭凤莲积极倡导农业现代化,在大寨引进了不少农业机械,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农业播种和收割的效率。
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大寨精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12 09:34:08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