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把39岁的岳飞害死以后,又风光了13年。高宗跑去他家看他病情的时候,秦桧默默掉眼泪。但他这样可不是因为快不行了,就良心发现,他到死都没觉得自己干的那些坏事有错,临死还在耍心眼呢。
岳飞被害这件事,是宋朝历史上最让人痛心的冤案。从头到尾都透着朝廷里见不得人的算计,说到底是皇帝赵构和奸臣秦桧联手搞的鬼。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段历史讲清楚。 1141年冬天,金国眼看打不过南宋了,就换了招数。金国元帅完颜宗弼给宋朝写信,直接挑明了说:"你们想和谈可以,但得先杀了岳飞。"这个要求看着离谱,其实正戳中赵构的心窝子——他早就看那些带兵的将军不顺眼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武将造反起家的,所以赵家皇帝最怕武将掌权。赵构这时候已经坐稳了皇位,正愁没借口收拾那些打仗的将军。 秦桧这人精得很,早就摸透了赵构的心思。他马上指使手底下的官儿万俟卨写状子告岳飞,又让另一个将军张俊去诬告岳飞的部下张宪要造反。把张宪抓进大牢后,他们用尽酷刑逼供,把张宪打得皮开肉绽。接着又把岳飞和他儿子岳云也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狱。这监狱的位置就在现在杭州小车桥附近,老百姓天天都能听见里头的惨叫声。 要说秦桧害人的手段,那真是阴毒到家了。他老婆王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听说岳飞下了大牢,她给秦桧出主意:"捉虎容易放虎难,得赶紧把事做绝了。"秦桧听了直点头,连夜派人伪造证据。他们先告岳飞打仗的时候故意拖延不去支援,又说岳飞要放弃守城。这些罪名听着就假,可赵构装聋作哑,先把岳飞的官给撤了。 最毒的是秦桧编的那个"自比太祖"的罪名。他们硬说岳飞讲过:"我和太祖皇帝都是三十岁当的节度使。"谁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抢了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这话摆明了是往岳飞头上扣造反的帽子。秦桧还嫌不够,又给岳飞安了四条罪状:拖延打仗、借口没粮、不带重兵、救援不积极。其实这些都是睁眼说瞎话,但朝廷里没人敢吱声。 当时有些正直的官员看不下去了。韩世忠跑去质问秦桧:"你说岳飞谋反,证据呢?"秦桧支支吾吾憋出三个字:"莫须有。"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可能有吧"。韩世忠气得直跺脚:"'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让天下人服气?"可秦桧有赵构撑腰,根本不把这些话当回事。 1142年腊月二十九,临安城下着大雪。秦桧让人把遍体鳞伤的岳飞拖到牢房里,用毒酒害死了他,死的时候岳飞才39岁。第二天大年初一,又把岳云和张宪拉到菜市口砍头。消息传出来,老百姓都偷偷抹眼泪,连看守监狱的狱卒都冒着杀头的风险,把岳飞的尸体偷偷背出城,埋在钱塘门外。 害死岳飞后,赵构和秦桧得了金国不少好处。秦桧的官越做越大,先当太师,又封魏国公,赵构还亲笔写了"一德格天"的牌匾赏给他。这牌匾本来是夸人有大德行的,现在挂在秦桧家里,看着真叫人恶心。秦桧借着赵构的势,在朝廷里横行霸道,谁要敢说个不字,轻的丢官,重的要命。 接下来的十几年,秦桧变着法儿地折腾人。他到处找"祥瑞",今天说下雪是吉兆,明天说海水变清是吉兆。有个地方的木头长出像"天下太平年"的字,他乐得天天往宫里报喜。其实这些都是糊弄人的把戏,就是想让大家觉得害死岳飞后天下太平了。 秦桧最怕别人记着岳飞的好,就拼命篡改历史。他让养子秦熺管修史书的差事,把岳飞打仗的功劳全抹掉,还把反对议和的奏折都烧了。连赵构早先夸岳飞"精忠"的锦旗都藏起来了,生怕老百姓想起岳飞的功劳。 这期间秦桧害的人可不止岳飞一个。有个叫赵鼎的大臣,因为反对议和被贬到海南岛,最后绝食而死。李光将军被流放,家里人死的死散的散。连苏轼的孙子苏符,因为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整得家破人亡。秦桧手下们到处抓人,稍微说错句话就要坐牢。
到了秦桧快死的时候,他还想让自己孙子当状元。1148年科举考试,他孙子秦埙连着在地方考试和京城考试都拿了第一。没想到殿试的时候,赵构看到秦埙的文章跟秦桧一个口气,直接把状元给了别人。这事儿说明赵构对秦桧也不是完全放心,生怕他们老秦家势力太大。 1155年,秦桧病得快死了,还拉着赵构的袖子想让他儿子接宰相的位子。赵构表面答应,转头就让他们全家退休。秦桧咽气当晚,赵构立马把秦家的官都给免了。人死了还追封个建康郡王,立碑写着"精忠全德",这都是做给活人看的表面文章。 要说赵构和秦桧的关系,就像唱双簧。赵构想害岳飞又不想背骂名,秦桧就出来当恶人;赵构要议和又怕人骂卖国,秦桧就出来顶雷。等秦桧没用了,赵构立马把他踹开。后来民间传说赵构见秦桧都要在靴子里藏刀,这话虽然夸张,但说明连皇帝都防着这个奸臣。 岳飞死后二十年,老百姓还是忘不了他。各地偷偷盖起岳王庙,秦桧夫妇的跪像铸了一代又一代。朱熹说得对:"秦桧之罪,上通于天。" 说到底,岳飞被害不光是秦桧使坏,更是赵构怕将军们权力太大,金国又逼着要人。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忠谁奸看得明明白白。八百多年过去了,杭州岳王庙里香火不断,秦桧的跪像被吐得满脸唾沫,这就是人心向背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