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25年5月9日这一天,可能永久被载入中国史册,不是因为红场阅兵,而是

往森 2025-05-10 17:32:14

[太阳]2025年5月9日这一天,可能永久被载入中国史册,不是因为红场阅兵,而是因为那天,是中美进行关税战以来的首次谈判: 日内瓦的这三天,与其说是正式谈判,不如说更像一场双方小心翼翼试探对方底线的拉锯战。 这是一场看谁先眨眼的心理游戏,你退一步,我或许考虑让一寸,双方都在这种回合制的博弈中寻找平衡点。 美国代表团脸上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国内高达6.8%的通货膨胀率让普通民众连买瓶牛奶都感到肉疼;曾经引以为傲的波音飞机订单锐减; 广袤农场里的玉米也因销路不畅而面临腐烂。这些内部压力,如同沉重的砝码,压在美国谈判人员的心头。 然而,中方手中同样握有能让对方感到切肤之痛的牌:一旦限制稀土出口,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都将受到冲击;产业链的逐步转移和升级,也在削弱对方的依赖; 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化合作,则让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抱团取暖空间。 正如一些评论所言,过去的中国在类似摩擦中往往是单方面承受压力,而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承受攻击的同时进行有效反击,甚至还能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更有底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虽然口号上喊着要与中国“脱钩”,但实际行动却往往南辕北辙。 就拿苹果公司来说,它尝试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结果发现核心零配件依然需要从中国进口,成本不降反升。 特斯拉雄心勃勃地计划在墨西哥建立新工厂,但也无法绕开中国在全球电池技术和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表明,想彻底摆脱“中国制造”,对美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关键在于手中掌握着稀土这一战略资源,拥有无可比拟的庞大国内市场,以及经过数十年发展建立起来的完整且富有韧性的产业链。 这些都是美国在试图打压中国时,不得不反复掂量的因素。当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与美国政客打交道需要格外留心。 他们向来以“翻脸比翻书还快”著称,今天达成的协议,明天就可能因为国内的选举政治或其他因素而轻易变卦。 远的不说,当年他们说退出《巴黎协定》就退了,说撕毁伊核协议也毫不犹豫,这种缺乏基本信誉和“武德”的行事风格,提醒中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因此,对于这次在日内瓦的谈判,中方抱着务实的态度:如果能谈成,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谈不成,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中国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绝不会指望通过一次谈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接触,也能让全世界都看清楚,究竟谁才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想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也是一边打、一边谈,最终硬是把装备精良的美军逼回了谈判桌前吗? 如今的关税战也是同样的道理,打到现在,率先感受到切肤之痛、撑不住压力的,反而是美国的一些企业,主动权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地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局面或许会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

0 阅读:1318

评论列表

duyongkai

duyongkai

2
2025-05-11 14:27

[赞][赞][赞]

猜你喜欢

往森

往森

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