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这次不打算救美国了,很多人还不知道原因,其实说白了,挺简单的。
先说说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从美国次贷市场炸开,全球经济跟着晃荡。美国这边,本·伯南克掌舵美联储,把利率降到几乎为零,还搞了个量化宽松,买了一堆资产救市。 汉克·保尔森则是财政部长,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TARP计划,硬是把银行的不良资产接过来,给金融体系续了命。 而东方大国这边,温家宝带着团队冷静应对,决定多买美国国债,从4590亿美元加到6520亿美元。这招不仅帮美国稳住了市场,也保住了东方大国的出口和外汇储备。 那时候中美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救美国多少也等于救自己。可现在情况变了,东方大国不打算再出手,原因主要有俩。 第一个理由是怕激化矛盾。现在中美关系可不像2008年那么单纯。贸易战打了好几年,美国还对东方大国的科技企业下了狠手,比如限制半导体出口。 2023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160亿美元,军事力量甩其他国家几条街。 东方大国心里清楚,要是这时候出手救美国,万一被解读成趁人之危,或者逼得美国狗急跳墙,后果可能不好收拾。地缘政治这盘棋,谨慎点总没错。 第二个理由更直接:救了没回报,还可能亏本。2008年那会儿,东方大国出口占GDP的32%,美国市场占了17.7%,救美国等于保自己饭碗。 可到了2023年,出口占GDP比重掉到18.9%,对美出口占比也降到14.8%。 这说明啥?东方大国的经济重心变了,内需起来了,跟东盟、欧盟的贸易也多了,对美国的依赖没那么大了。 再加上美国从2018年起加关税、搞技术封锁,东方大国凭啥还掏钱帮忙?救了可能白搭,甚至显得示弱,不值当。
2008年之后,两国的路子差别挺大。美国靠着宽松政策和救助计划慢慢爬起来,但国债蹦到33万亿美元,占GDP的120%,压力不小。 伯南克2014年卸任,后来拿了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保尔森2009年走人,搞了个研究所,还时不时聊聊当年的事儿。 东方大国这边,2008年扔出4万亿刺激计划,基建、城市化搞得热火朝天,经济稳住了不说,还从出口转向内需。 到2023年,GDP17.8万亿美元,消费占GDP从35%涨到53%,妥妥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温家宝2013年退休,他当年铺的路算是没白费。 中美关系呢?2018年贸易战开打,2023年美国对东方大国的贸易逆差还有2790亿美元。 东方大国推出“双循环”战略,主打内需和自主创新,半导体、新能源这些领域投了不少钱。未来美国再有经济麻烦,东方大国估计还是会先看戏,保自己为主。 说白了,东方大国这次不救美国,一是怕惹麻烦,二是觉得不划算。2008年那会儿是没办法,大家捆一块儿,得一起扛。 现在不一样了,东方大国有了更多选择,美国也没给啥甜头。国际关系这东西,利益永远排第一,谁也不傻。这事儿挺有意思,但具体咋发展,还得看后面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