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的“含金量” 在于高考是思维能力真实反映
高考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不同学科体现不同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时间相同,大家都以学习为核心全力以赴的三年比拼后,所能取得的优秀成绩,就是相应思维能力体现。
其他的任何考试,偶然性太大,赛道也不一样,更做不到如高考这样公开透明。
有些学生低分进入一个民办二本,没有什么学业压力,从大一就开始考编考研,相比于好学校有更大的学业难度,有着绝对的时间优势,再加上研究生招生中的面试环节,不确定更大,至于博士很多采用的推荐制,懂得都懂。
在明明是学渣,却利用其他方式混个水说、水博的人,如果是家庭有实力,需要这一个镀金的名片,那就有用,否则其含金量肯定不如第一学历。
但研究生相比高考,被认为公平的一点是,招生不分区域,这也就出现不同省份的考研难度不同,比如江苏、浙江这样的教育强省,考研成功率更搞,毕竟考研不是和本省竞争,而是全国竞争。
对于第一学历的认可,不是用人单位的主观判断,而是追求企业招收到更为优秀的人,看重第一学历,也是企业在用人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即大家一起努力拼搏初中和高中三年,不看背景只看分数,并完全根据这个分数进行排名录取,刻意说是最公平的能力展示,而作为企业当然也更认同。
但现在高考的重要性被淡化,学校之间的差距被淡化,大量非高考渠道的润学历,使得普通家庭即使出现优秀的学生,也往往被限制了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