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演员鲁振顺说:TVB是最无情的电视台,出名的都去内地发展了,留下的都是

牧童的娱论 2025-05-10 15:17:51

近日,香港演员鲁振顺说:TVB是最无情的电视台,出名的都去内地发展了,留下的都是被压榨的演员,他们那帮高层,加薪比我们艺人多多了,给我们的薪水却抠门到极点,那种不平等合约,我是肯定拒签的。   鲁振顺的言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再次把TVB以及整个香港演艺行业的深层问题拉回到公众视野。   实际上,TVB的“剥削文化”早已不是新闻,许多艺人都曾在不同场合抱怨薪酬低、工时长、待遇差。鲁振顺的话只是将这个现象更明确、尖锐地表达出来。   TVB曾是华语电视界的传奇,从1970年代到90年代,TVB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家喻户晓的明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张曼玉等人皆出身于此。   甚至可以说,没有TVB,就没有今日华语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可自从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大陆影视市场的崛起,TVB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公司管理层没有及时改革,依旧沿用旧有模式压榨艺人,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许多实力演员,如佘诗曼、林峰、胡杏儿等纷纷转战内地市场,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待遇。   “出名的都去内地发展了。”鲁振顺的这句话,道出了TVB人才断层的真相。   事实上,不只是演员,幕后制作人员、编剧、导演也大量北上或转行,TVB近年来的剧集质量明显下滑,观众收视率和满意度双双降低。   TVB长期以“造星工厂”自居,但这座“工厂”的运转代价,往往是艺人长时间低薪工作。   新人演员签署的合约通常长达八至十年,期间薪资极低,甚至不如打工仔。   很多艺人每天通宵达旦拍戏,却只能拿到几千港币一个月的薪水,即便是戏份吃重的配角,月薪也可能只有一万港币左右。   更糟糕的是,不平等条款横行合约之中。   艺人不得私自接拍广告、商业活动,也不能自由跳槽或参与其他平台的节目,否则将面临巨额赔偿。   这种“卖身式”的合约让许多年轻演员苦不堪言,却又迫于现实选择妥协。   鲁振顺作为资深演员,虽然有一定名气和资历,但他依旧对这种合约表示强烈拒绝。   “那种不平等合约,我是肯定拒签的。”这既是他的自尊,也是对TVB制度性问题的一种抵制。   鲁振顺还提到一个刺痛人心的现象:TVB高层薪资持续上升,而基层艺人却拿着极其低廉的工资。   近年来,尽管TVB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广告收入与收视率下滑,但管理层的待遇却一如既往地优渥。   据媒体报道,某些高层年薪高达七位数,而一线艺人却可能还拿着月薪制的酬劳,这种极度不对等的分配机制,令人质疑其管理哲学与企业伦理。   这种资源错配,也解释了为何许多有能力的艺人宁可冒险自立门户、转投内地,甚至转行,也不愿继续被TVB剥削。   鲁振顺出道超过四十年,是典型的“绿叶型”演员,演技扎实、作品无数,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他并非第一个站出来批评TVB的艺人,但他的身份和年资,使这番话显得更具分量。   他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发泄情绪,而是出于对整个行业的不满和悲悯。   他说:“留下的都是被压榨的演员。”这句话背后,是对同行的心疼,也是对这个行业未来的担忧。   他自己已届花甲之年,却仍需在戏剧中扮演各种“酱油”角色,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这个体系本身出了问题。   TVB若不进行彻底改革,很可能将彻底失去在华语娱乐界的地位。   人才不断流失、创意缺乏、内容落后,早已不是秘密。   真正的问题在于:TVB是否愿意正视这些问题?   艺人不是机器,他们也有生活、有尊严。   观众不是瞎子,低质量的剧集再怎么宣传也无法掩盖其空洞。   如果TVB仍旧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不愿聆听艺人和观众的声音,那么鲁振顺的批评,或许只是更多声音爆发的前奏。   信息来源:搜狐娱乐

0 阅读:585

评论列表

闪闪红心

闪闪红心

8
2025-05-10 15:45

霍都你这个狗贼!

闪闪红心

闪闪红心

2
2025-05-10 15:45

霍都你这个狗贼!

猜你喜欢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