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周子昆牺牲,妻子带了2个孩子生活有些不容易,战友就劝她改嫁,妻子却说:“我的孩子永远姓周,我不会改嫁!” 周子昆这个名字在人民军队历史上颇为响亮,这位新四军副参谋长牺牲的情景既惨烈又不寻常。 1941年国共摩擦加剧的环境下,他和项英等人撤退到安徽泾县赤坑山的一个蜜蜂洞里。 谁都没想到避开国民党追兵的山洞里会发生叛徒作乱,漆黑洞窟中一声枪响,周子昆和项英永远倒在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地方。 消息传到苏北指挥部那天,何子友正在整理行军被褥。 她那双练过武当功夫的手突然僵住了,几个呼吸后才意识到自己是笑着流眼泪——当年跟丈夫学认字时,他说过情报人员要稳住心神。 两个等着叫她"妈妈"的孩子还不懂变故,围着她膝盖绕圈玩闹。 眼看着这位能空手制服马匪的武功高手始终木着脸做针线活,时任领导特意开导:"志同道合的同志还有很多"。 何子友把绣了一半的鞋面拍在炕沿上:"周家的孩子还得姓周!"这话放出就兜不住了,谁都知道何大姐的脾气比武当山上的花岗岩还硬。 其实人们没见过她蹲在柴房偷偷哭到打冷战的模样。 何子友后来解释自己坚持不换夫家姓的缘由:"当年进武馆吃百家饭,师父说艺传天下不分男女。老周教我识文断字,这笔糊涂账不能断在女人手里。"她左手抱着吃奶的幼子,右手还能托着笸箩背粮袋赶三十里山路。 要说她这身本事确实了得,南京凤凰山武馆当杂工的日子,10岁小姑娘边剁菜边跟着师父练五毒雷电殛手。 20岁在川陕根据地时,有个惯匪想抢军粮,何子友三步腾挪直接劈断对方腿骨,看得红军战士拍手叫好。 后来跟许世友在甘肃会师,两人私下比划都没动兵刃,撂腿脚试功底半天,老许直夸:"正经武当传人就是不一样!"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老一辈革命者,总觉得都是些血脉贲张的场景。 其实周子昆当年病怏怏的文弱样,锄头都举不过头顶。 何子友天天拉着他打拳强身,三个月竟把个书生的胳膊练出腱子肉。 这对夫妻在战火里还琢磨着更长远的事——丈夫教妻子翻着作战地图认地名,妻子趁着月色教丈夫鹰爪手防身。 可这样的好光景不到六年,江宁磐岭砖窑厂的结局生生折断了双飞雁。 何子友当年处理丧事的决断就现出铁腕:她不要抚恤金,坚持让娘家侄子跟革命队伍北上。 等到新中国定都北京时,34岁的她已经在石家庄的军工厂带出三批技术骨干,机床零件图纸看得不比武功秘籍差劲。 晚年组织上特意安排何子友回四川休养,她却总惦记着再把退休金省出来捐给小学生。 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02岁高龄的她倚在轮椅上参加仪式。 电视镜头里,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紧抓着菊花花束撞得砰砰响,不知道是不是在找当年武当拳法的劲头。 何家在2016年正式迎来重孙女的那天,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刚好整理出周子昆亲笔信件的复印件。 盖着广州起义邮戳的信纸末尾有两行褪成淡褐的墨迹:"与子同袍,日日思量。与子同德,矢志不忘。"这四句话何子友看了一辈子,终究没等到时光把誓言翻篇。 如今常有人提起何老太百岁寿辰的热闹场面,子子孙孙十几个参差不齐地排成行,全跟着老太太的规矩给周子昆烈士遗像行武当抱拳礼。 南京市武协前几年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还特意登门,想着把武当太和门的招式影像资料补完整。 不过听说老人家颤巍巍比划了三个招式就摆摆手:"记不全啰,要找我徒弟的徒弟去。" 何子友的小孙子周向阳去年清明节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视频。 镜头扫过合肥新四军纪念馆展柜里发黄的绑腿,配套文字写着"1941年周子昆烈士殉难物品"。 年轻人没说话,对准展柜玻璃拍了三下手掌——这是他们周家祭祖的规矩,不烧纸不拜香,生者用击掌回响告慰英灵。 信息来源: 文汇网《她敢与许世友比武,是身怀武当"神化五毒雷电殛手"等绝技的女红军》2019年7月23日 人民网《开国女校尉何子友逝世 享年103岁》2016年2月24日 中国军网《纪念周子昆烈士牺牲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2021年3月14日 抖音账号"向阳花开"(ID:ZY20200202)2023年4月5日发布视频内容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