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白崇禧逃到台湾后,抽空去拜访邻居朱怀冰,不料,刚踏进他的家门,便听到朱怀冰厉声呵斥管家:“他现在是个‘臭虫’,谁让你放他进来的?”
1950年刚过完年,台北松江路搬来两户特殊邻居,一个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小诸葛”白崇禧,另一个是他提拔过的旧部朱怀冰。这俩人住得就隔堵墙,可谁也没想到他们的交情会变成后来那副光景。 朱怀冰早年确实有两把刷子,湖南农村出来的穷小子,硬是考进保定军校成了白崇禧的校友。
那时候他打仗是真拼命,从云南讲武堂教员一路干到师长,二十几岁的小年轻能混到这位置,放哪个年代都算得上人才。 不过这人有个致命毛病,说话直来直去得罪人,把蒋介石身边的高参全给骂了个遍。老蒋一怒之下把他从重要岗位撸下来,打发到湖北民政厅当闲差。 这要搁别人早蔫了,朱怀冰倒好,反而到处说蒋介石坏话,气得老蒋在他档案上盖了“永不录用”的大红章。
1937年抗战吃紧,白崇禧抓住机会跟蒋介石说:“朱怀冰打仗是把好手,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老蒋看着前线吃紧,捏着鼻子让朱怀冰当了97军军长。 要说朱怀冰也争气,带着队伍在抗日战场立了几回功,肩膀上挂上了中将军衔。后来跟八路军闹摩擦吃了败仗,又是白崇禧帮着说情才保住官位。 这么算下来,白崇禧前前后后救过朱怀冰三四回,说是再生父母都不为过。
可这人情到了台湾全变味了,白崇禧跟着蒋介石逃到台湾才发现,老蒋压根没打算重用他。表面上挂着“总统府战略顾问”的虚衔,实际上住所周围全是特务,连出门买菜都有人跟着。 这时候朱怀冰倒混得风生水起,靠着巴结蒋介石的亲信陈诚,当上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顾问。要说这人也是精明,眼看白崇禧失势,立马换了副嘴脸。 那天白崇禧溜达着去敲朱怀冰家门,本想着老战友叙叙旧。哪知道刚进院子就听见屋里炸了锅,朱怀冰扯着嗓子骂管家:“他现在就是个臭虫,谁让你放他进来的?” 这话跟刀子似的扎心,白崇禧在院子里杵了半天,最后苦笑着扭头走了。谁能想到当年自己三番五次保下来的人,现在翻脸比翻书还快。 要说朱怀冰为啥这么绝情,根子还在蒋介石身上,他对白崇禧那是防贼似的防着,整个台湾就他和薛岳两家被查过水表。特务们二十四小时轮班盯梢,连家里厨子都是军统安排的眼线。 朱怀冰这头刚攀上陈诚的高枝,哪敢跟白崇禧扯上关系?后来有人扒出内幕,朱怀冰当时正托人往“国防部”活动,生怕跟白崇禧沾边坏了前程。
白崇禧这边更憋屈,当年在大陆手握几十万兵马,现在窝在台北小院子里门都不敢出。有回他琢磨着去马来西亚参加回教会议,想趁机跑路,结果老蒋直接撤了他回教理事长的职务。 最讽刺的是1966年他死后,蒋介石倒是带着文武百官哭得伤心,还亲自往灵堂送花圈。反观朱怀冰1968年走的时候,灵堂冷清得能听见蚊子叫,生前得罪的人太多,连个像样的追悼会都凑不齐。 这俩人关系破裂背后,照见的是国民党那摊烂事,白崇禧代表桂系,跟蒋介石的嫡系从来不对付。当初老蒋三次下野都有白崇禧背后使力,淮海战役见死不救更让蒋介石记恨半辈子。 到了台湾搞“改造运动”,白崇禧成了唯一没进评议委员会的大佬,明摆着被排挤。朱怀冰这类墙头草最会看风向,白崇禧前脚失势,他后脚就转投陈诚,生怕晚一步就被牵连。 白崇禧不是没想过翻盘,刚来台湾那会儿,他还跟台籍士绅林献堂、辜振甫套近乎,结果被老蒋派人盯得更紧。后来连这些台湾本土派都躲着他走,生怕惹祸上身。 要说最惨的还是他儿子白先勇后来写的回忆,说老爷子晚年最大的娱乐就是蹲在院里看蚂蚁搬家,谁能想到这是当年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朱怀冰的结局也够打脸。虽然靠着钻营混了个中将顾问,可直到死也没捞着实权。 他那些见风使舵的本事,到头来反而害了自己——今天跟陈诚,明天靠老蒋,最后谁也没把他当自己人。台北政坛流传个笑话,说朱怀冰的葬礼上,来吊唁的人还没殡仪馆工作人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