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梅兰芳的儿女因麻疹病双双去世,妻子王明华痛不欲生。此时,梅兰芳却对妻子说:“我要续娶,你给我做媒。”这一年,梅兰芳27岁,与王明华结婚10年。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梅兰芳也不例外。
站在他身后默默奉献的,不止福芝芳一个女人,他的原配王明华更是功不可没,只可惜做错了一个决定,从此落入悲惨的命运。
王明华的王顺福曾师从号称“天下第一丑”的刘赶三,其胞弟王湘云则师从“天下第一旦”的梅巧玲,梅雨田与王顺福、王湘云兄弟皆有合作,为梅兰芳与王明华两人结合奠定“门当户对”的基础。
王明华自幼耳濡目染,对戏曲也十分热爱。但清朝末年,女子学戏并不被社会认可。因此,王明华并没有学戏。不过,王明华尽管不学戏,但她对扮戏的服装、化妆等都颇有研究。
梅兰芳17岁那年,从伯父梅雨田手中接过了梅家的家钵,正面临着戏途中第一大考验——变声期——的到来。变声中的梅兰芳为了保护嗓子,不得不停止登台演出,暂作休息。
而正经历这个时期的梅兰芳,整天担惊受怕的,因为不能唱戏,每天只能以养鸽子打发时间。
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觉得他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便主张为他张罗婚事,于是便与同是梨园世家的王家说定了这门亲事。
这个女子就是王明华,当时19岁,长梅兰芳两岁,正合伯父伯母的期待,王明华并不在意梅家的贫穷,以嫁给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梅兰芳而感到荣幸。
婚后的第二年,他们的长子出生了,王明华似乎带有旺夫的体质,自从她来了梅兰芳家里后,梅兰芳的一切都好了起来,事业上也慢慢起步了。
后来,伴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与此同时,梅兰芳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而梅兰芳事业的成功,也离不开王明华的倾力付出。
事业上,她是梅兰芳的“私人助理”。王明华会根据自己对于戏剧独特的见解,为丈夫修改服饰和发饰等,使得梅兰芳的整体形象更加光彩夺目。生活上,王明华把梅家上下照顾得妥妥帖帖。
若生活一直如此平和,或许他们会相携到老。然而,命运却给王明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一场麻疹病袭来,直接带走了他们的一双儿女。孩子的夭折让王明华顿时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那时候梅兰芳白天到戏剧演出,晚上回到家看着萎靡不振的妻子,他也只能强忍着悲痛安慰着她。但两人都还年轻,要说再生也还有机会,可王明华却偏偏做了绝育手术。
王明华的娘家人劝她收养一个孩子,但是梅兰芳觉得不妥,毕竟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他同王明华商量过后,决定另娶偏房。为了能延续香火,不让家人为难,王明华只能点头同意。
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收了一名女弟子,名叫福芝芳,年芳十六。
有一次,吴菱仙带着福芝芳去梅家索取梅兰芳的剧本《武家坡》,王明华立刻注意到了年轻又秀丽的福芝芳。
后来去提亲的时候福芝芳的母亲也提出了两个要求,她表示可以不要订金和聘礼,但她的女儿不做二奶奶,她的女儿要与王明华同等名分,也就是要梅兰芳明媒正娶她的女儿。
王明华答应了。
据说和福芝芳的新婚之夜,梅兰芳先去了王明华的房间,他拉着她的手细细说话说到很晚。
后来福芝芳就快有了身孕,孩子生下来之后,福芝芳派人把孩子抱到王明华的屋里,让她认养。王明华送给孩子一个手织帽子。
虽说王明华很为福芝芳的这份心意感到高兴,但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的她,很能理解孩子离开时母亲的心情。于是,待满月后,王明华又把孩子送回了福芝芳那里。
经过这件事之后王明华和福芝芳的感情,倒也变得越来越融洽,但是王明华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了。
她后来还患上了肺结核。为了不把肺结核传染给家人,王明华表示她将和护士一起去天津医院治疗。
其实实她早知道自己的病根本治不好,说去天津其实是为了避免给梅家惹麻烦。临行前她画了个淡妆,可梅兰芳对她只是匆匆一瞥,便离开了。
当王明华去到天津以后时常和福芝芳有书信往来,梅兰芳夫妇也经常派人打听她的消息。
1929年,王明华去世了,临死前她嘴里还念叨着“畹华,畹华”,但梅兰芳至死没来看她。
福芝芳对王明华一直抱有同情理解的心情。得知王明华去世,往日姐妹情分浮上心头,再加上思及王明华一生的凄凉,福芝芳泣不成声。
1961年的,梅兰芳逝世后,福芝芳也顺应他的遗愿将他与王明华安葬在一起。
王明华这一生对丈夫毫无保留的爱与付出,以至于断却了自己的所有后路。从无私的爱到无边的痛,她奉献的越多,终归是失去的越多。
从王明华一辈子的经历来看,她的确是太苦了。虽然从来没有为物质生活担忧过,但是她的精神生活却是非常不好。她早年虽然为丈夫出谋划策,身体上可能有些辛苦,但是她的心理上却是感到幸福的。
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满怀善意,给别人温暖,帮助别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如果能够遇见这样的人,真的是三生有幸,王明华之与梅兰芳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