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宣布退出调停俄乌冲突之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似乎已经能够看到结果。即便特朗普批准了最新一批的对乌军售法案,可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特朗普倾向于俄罗斯的立场,注定了乌克兰方面难以在短期内拿到强而有力的军事援助,只能说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之中。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在俄乌矿产协定之后,先前由于拜登政府无偿军事援助乌克兰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得到了弥补,已经处于稳赚不赔的状态之下。但颇为令人感到意外的一点是,身为商人的特朗普居然罕见的背刺了泽连斯基。 01.特朗普背刺了泽连斯基? 根据美国军事观察网站在5月4日的报道称,美国方面阻止了澳大利亚,向乌克兰方面所移交的49辆M1A1“艾布拉姆斯”型主战坦克,引发了外界的一致猜测。 报道提到,按照美国方面的相关法案,任何向第三方国家转移或者出售美国方面所制造的武器装备,都需要来自美国政府的正式授权。但从2024年10月份澳大利亚方面宣布交车计划到现在,美国方面没有传出过任何进展。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方面首次在公开场合阻挠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交付。 而对于乌克兰军队来说,鉴于先前美国方面已经移交过同类型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如果这些澳大利亚坦克能够顺利到货,基本上是“即拿即用”,这对于缓解乌东前线所面临的防御压力,也有着较为正面的作用。甚至搭配乌军目前大批量装备的“布莱德利”步战车,基辅方面还可以试着凑一凑纯粹的“美械旅”,筹备一次新的“反攻”。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尽管“艾布拉姆斯”重达60吨以上的体格,对乌克兰东部的烂泥地适应性不佳,但其炮盾上的抗破设计,却也能提升对俄制反坦克导弹的防护能力,较之于乌克兰军队现役的T72坦克有着大幅度提升。但奈何现在就是卡在了美国这一环,白宫方面不愿意轻易授权澳大利亚,向乌克兰提供装备。 02.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指出,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恐怕是想将移交武器的时间点放在战争末期。因为先前向乌克兰方面所交付的那批“艾布拉姆斯”坦克,在前线的损失极大,甚至被俄军完整缴获过,将极大的影响美制武器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声誉。 例如从2023年9月份之后,美国方面向乌克兰所交付的31辆“艾布拉姆斯”坦克当中,已经确认的有超过20辆,出现了丢失和严重受损的情况。 美媒在报道中强调,这些坦克的大部分损失,并不是在与敌方装甲力量的交锋上产生的,而是被远程炮击与FPV小型无人机所损毁。但就算是与俄军装备的T72B3坦克正面交锋,“艾布拉姆斯”也有过被击毁的记录,证明其在现在战争背景下的“甲弹对抗”之中,已经不占优势。 同时,这些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也非常的不理想,仅仅是在投入前线使用的第三天就出现了第一个损失,并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当中损失惨重。最终乌军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将这些坦克全部撤离前线。 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乌军方面对于这些免费的“艾布拉姆斯”也表达出了强烈不满,因为坦克所搭载的电子设备,极其容易因为气候问题潮湿而失去作用,这与几十年之前,所谓的美制先进武器在越南战场上所遭遇的困境如出一辙。 03.俄乌冲突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走宏观的角度上来说,特朗普的行为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重振本国的制造业,而军事产业作为其本国的重要支柱,必然要先“支棱”起来。 但如今,俄乌冲突远没有达到结束的当口之下,如果盲目的允许盟友将先进的美国装备送入乌克兰战场上,鉴于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这些装备唯一的结果,就是在前线出现白白的损耗,还会进一步恶化美制装备的口碑,这是特朗普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因此,我们也能看到,在美国及其盟友向乌克兰方面移交了F16战斗机之后,这些宝贵的“战隼”近乎没有在前线现身,本质上就是害怕出现损失,进一步影响到美债武器的口碑。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军在前线的攻势必然会越来越猛烈,西方国家害怕自身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出现损失的心态,也会越来越强烈,这就直接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逻辑闭环。俄军进攻越猛烈,乌克兰军队反而越不敢投入预备队,而是将那些收到的先进西方武器拿去压箱底。 可从军事学的理论上来说,一款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列装部队,其自身的意义就是投入战场使用,无论是出现损失也好,还是被对方缴获也好,这都能为装备的迭代带来极其宝贵的设计经验。 这一点我们从俄军坦克上的变迁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俄军不仅在推进战争,也在战争当中学习。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似乎只是想将乌克兰作为削弱俄罗斯的战场,就算送入了现役的先进装备也只是个位数,难以形成有效的北约式信息化体系,与俄军进行正面碰撞。或许从这些细节上,我们就能看出俄乌冲突的最终结果究竟是什么了。
万斯终于道出了内幕,普京的胃口太大,连特朗普都被吓到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