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抗日名将陈中柱的遗孀王志芳,一手牵着6岁的女儿,挺着孕肚独自来到

趣叭叭呀 2025-05-10 10:29:55

1941年6月,抗日名将陈中柱的遗孀王志芳,一手牵着6岁的女儿,挺着孕肚独自来到泰州城,找到日军第12旅团长南部襄吉:还我丈夫的头颅!南部襄吉爽快答应,还恭敬地提出一个要求。

这位孕妇,便是抗日英雄陈中柱的夫人王志芳。

陈中柱是黄埔军校第6期学员,曾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

1906年,陈中柱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让本来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活的家庭更加困难了。

十几岁那年,他的家乡盐城发大水,陈中柱逃荒到了上海,因为机灵能干,谋了一个电车售票员的职务。可等他好不容易攒了点积蓄,军阀大战又爆发了,导致他丢掉了工作。

之后陈中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先是进入江苏警官学校学习,后来又考入了南京的军官研究班,1931年从学校毕业后,陈中柱开始在中央大学担任军事上的教官。

陈中柱在南京读书期间,是在外面租房子的,房东有个侄女叫王志芳,王志芳母亲早逝,继母不容她,她也一直住在姑母家由姑母养大。

两人从原先的陌生人,逐渐变成了好友。王志芳琴棋书法都很好,而且容貌秀丽,品行端庄,后来两个人越走越近。

1932年,两人陈中柱和王志芳结婚。

婚后的第二年,陈中柱由黄埔军校调离到了铁路局,王志芳带着女儿一起跟着去到他工作的地方。

陈中柱很愧疚的对妻子说了:“嫁给我就是不能给你一个安定的生活,怕是要一直东奔西走了。”

王志芳拉着陈中柱的手,回复他说:“在嫁给你之前就已经考虑清楚了,这都是我自愿的,你就不要感到自责。况且你总是和我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我不怪你。”

抗战爆发后,陈中柱已经有到后方重庆的任命,但他认为此时军情紧急,自己不该后退,希望留在前线与敌人进行抗击。

陈中柱很快被任命为战地工作团第三总队团长,积极动员铁路员工和学生参加抗战,他将妻子王志芳和女儿送上去重庆的船,便留下来抗击日军侵略。

台儿庄战役时,他在大洞山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保卫大洞山,战斗十分激烈,陈中柱也负伤与部队分散。徐州会战后,妻子王志芳一直没得到陈中柱的消息,只听得有人传他已经阵亡了,王志芳十分伤心。

然而3个月过后,陈中柱才传来了一封亲笔信,他负伤与部队分散后,幸运地得到了当地的一位农民掩护,重新聚集起了部队,仍然在敌后进行抗日。这时,王志芳才放下心来。

1941年6月初,王志芳尚在怀孕期间,陈中柱的军营遭受到日军的突袭。当时,陈中柱对王志芳说,不管生男生女都要取名为陈志,要他继承父志。

后来陈中柱再和日军激战三天三夜后,已经快弹尽粮绝,而又撤退无路,于是舍身取义去抢占日军的碉堡。因他身材高大、目标显著,又身先士卒指挥在前,被敌人的机枪扫射,身中六弹,倒在武家泽地区的圩埂上。

因当时日军正高价悬赏陈中柱的头颅,打扫战场的敌人发现他的尸体后,把头割下来带到泰州去向日酋南部襄吉请赏。

附近的老百姓体恤为国征战的战士,不忍陈中柱曝尸荒野,于是用门板打造了一口简陋的棺材,以此收殓他的遗体。

王志芳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伤心到几度晕厥。此时的她正怀着身孕,还照顾着两个女儿。在如此悲痛的情形下,她毅然决定要把陈中柱的头颅要回来,至少要给她的丈夫一具完整的尸身。

之后她四处找人找关系,终于联系到了日本人,并向他们索要丈夫的头颅。也许是她的果敢连日本人都被震撼了,答应了把陈将军的头颅还给她。

在王志芳准备拿走装有丈夫头颅的红木盒子时,南部襄吉说还要为陈司令举行一个仪式,他敬仰陈中柱的忠勇,觉得陈中柱是中国真正的英雄。当时他亲自上香,两边两排卫兵举枪致敬,随后王志芳带着盒子离开。

王志芳带着丈夫的头颅回到家中,她用针线将丈夫的头颅缝到了身体上,每缝一针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王志芳心愿已了,并发誓永不再嫁,她的丈夫顶天立地,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人。

几个月后,她的儿子出生了,她给儿子取名“承志”,希望他继承父志,忠勇报国。

随后,王志芳加入了抗战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在南京、上海等地为部队采购急需的药物,力所能及地支援队伍抗击日军。

1999年,83岁的王志芳卖掉了澳洲的房子,花了30万在陈中柱老家设立了“陈中柱奖学金”,希望祖国的孩子能成长为栋梁,2006年,她又拿出5万澳元,捐献成为陈中柱中学。

王志芳把丈夫所有的遗物和历史资料、烈士证书交给了国家烈士纪念馆保存,以缅怀那些逝去的英雄,就连自己珍藏多年的抗战60周年纪念章,她也一并捐献了出来。

在王志芳100岁生日时专门回了一趟祖国,在儿女的陪伴下去烈士陵园探望了丈夫。一年后的2017年11月12日,王志芳女士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101岁。

在抗战史上,像陈将军这样的爱国抗日名将多如天空繁星,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为了驱逐外寇恢复河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屈抗争。

0 阅读:45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