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蒋介石麾下最委屈的部队”,抗战8年打遍了所有硬仗,70多万人几乎全军覆

玲珑说历史 2025-05-10 08:05:40

它被称为“蒋介石麾下最委屈的部队”,抗战8年打遍了所有硬仗,70多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却依然入不了老蒋的法眼:不信任,不资助,不表功。

蒋介石的部队就像古代大家族一般,还分嫡系与杂牌。对于嫡系部队,蒋介石是十分重视的无论是士兵操练还是武器装备,都往最高标准走。

但是对于杂牌军,蒋介石就没那么上心,而这支“最委屈的部队”—黔军,就算在杂牌军里,都处境艰难。

1931年时,贵州势力分为好几拨,而当时的王家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掌握了贵州的主要兵力。为了巩固权力,王家烈采取亲蒋政策,因此被地方军队孤立。

但是在一次战役中,王家烈被其他势力打败了,在他离开期间,国民党又扶持了其他人坐上了第二十五军军长的位置。

王家烈当然不打算当那丧家之犬,1933年就靠自己卷土重来了。

这下王家烈对国民党便不似之前那般信任,于是当蒋介石让他“会剿”红军时,王家烈并不是很上心,满脑子想的都是保存实力,保全自身。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打出了一场场胜仗。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气得大发脾气,将王家烈赶走了,又把黔军分为11个师并收入中央军。

虽然黔军成为中央军的一部分,但是免不了被嫡系看不起,而且因为之前王家烈的种种政策,黔军又不被地方军待见,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黔军自然也被派去了战场。

但是一直以来蒋介石都不给黔军拨款,于是所有的士兵别说拿高级武器,就是棉鞋也没有一双,所有人都穿着草鞋四处打仗,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草鞋兵”。

但这队伍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铁军”。装备那么差却可以获得此等称号,能靠的只有一点—血肉之躯。

淞沪会战爆发时,日军已经突破了中国的第一道防线,大炮飞机枪支弹药一批又一批地被送入中国。相反,我国士兵已经败退到苏州河阵地。

随后黔军其中一师102师便接到任务:前往上海,支援淞沪会战士兵,尽量拖延时间,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

102师接到任务后立马前去增援,但到了以后就面临了第一个问题:环境不适应。黔军都是出身大山的贵州子弟,很擅长山地战。

但苏州河阵地多是河湖,他们压根没有什么过河舰艇,若是要抢回苏州河这一重要阵地,只能以身为盾。

本来制定了偷袭计划,以此来降低伤亡率,结果没想到刚好正面撞上一样前来偷袭的日军,一场遭遇战瞬间展开,而最先撞上的904团,最终以阵亡两名排长,数十名士兵为代价,成功渡河。

而整个102师在苏州河阵地硬生生坚守了一个半月,等撤离的时候,九千多人只剩下三千多。然而类似这样的硬战,黔军可打了不止一场。

在长期进攻还未取得胜利后,日军为了获胜便有些不择手段了。

1941年,日军发起长沙会战,意图夺取新墙河这个重要关点,为了展示必胜的决心,日军带了不少重型武器:坦克,炮弹,轰炸机全部装备上。

然而我方应战的还是102师。在接到任务后,102师并未害怕颓废,而是由师长柏辉章带头写遗书,立志要与日军决一死战,绝不后退。

102师到长沙后立马挖了防御阵地,可是日军这次直接对阵地来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炮轰,把黔军防御阵地摧毁了个七七八八。

但是这群大山里出来的士兵早已将韧劲刻进了骨子里,等炮轰结束后,他们又立马回去,原本就匮乏的装备被炸毁后他们便徒手挖掘。

黔军一边挖阵地一边抵御日军,愣是没让日军夺下新墙河。

日军见黔军如野草一般,怎么都无法消灭,便又派了轰炸机,对黔军阵地来了个地毯式轰炸,后来日军好不容易登陆了一百来人,结果黔军又如同潮水一般涌出来,手里或拿刺刀或拿菜刀,又将他们赶了回去。

后日军耐心尽失,便开始使用下三滥手段,违背国际公约使用了毒气弹,可黔军竟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为国捐躯,绝不后退的决心,抵死奋战,只要能抬手便要多杀一个鬼子。

到最后,原本来此处支援的102师有一万来人,等接到撤退命令时只剩下五百余人。

抗战结束后,参战的并且活下来的黔军少之又少。而蒋介石对这支队伍仍旧不那么重视,并未做出多少表彰,且黔军也被拆分开来分散各地,代表黔军额人几乎都战死沙场。因此黔军虽然在抗战中伤亡惨重,但是却鲜有人知。

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抗战史,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见黔军在抗战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并永远铭记那些为祖国和平繁荣而浴血沙场的可爱战士。

0 阅读:497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