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年,科举考试结束,赵构发现探花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问道:“您多大,有

三分的戏说 2025-05-09 16:37:06

1138年,科举考试结束,赵构发现探花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问道:“您多大,有孩子吗?”谁料,对方直言:“草民73岁,并未娶妻生子。”结果,赵构笑道:“朕那30岁的妃子,赏给你了!” 陈修跪在殿前,膝盖下的金砖冷得像块冰。他这辈子最得意的文章被皇帝要求当众背诵,每个字都像刀片刮着喉咙——那篇《四海想中兴之美赋》里“泰山玉牒何时清封禅之尘”的豪言,此刻听着像在抽自己耳光。赵构托着下巴看他满头的白发,突然想起自己那个早夭的儿子,还有被金人掳走的原配邢秉懿,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敲得梆梆响。 史书总说赵构这手是“皇恩浩荡”,可扒开温情面纱全是算计。陈修考了五十三年科举,胡子比南宋的国祚还长,赐婚哪是体恤老臣?分明是给天下读书人画饼:“看,读书真能换老婆换金子!”更损的是,赵构自己生不出孩子,偏要把施才人塞给七旬老头,施氏出宫时攥着翡翠镯子发抖,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嫁的是棺材铺老板。 陈修带着年轻三十多岁的施氏回乡,乡里传的荤段子能装满三船。老头夜里对着《洛神赋》临帖,笔锋总往“恨人神之道殊”上拐。施氏倒是争气,硬是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可这“老树开花”的佳话里,没人问过施氏乐不乐意当生育工具。赵构赐婚时说的“育后”,和养猪配种差不了多少。 最讽刺的是陈修临终前那首打油诗:“五十年前二十三”。五十载寒窗换来个皇帝用剩的女人,赵构倒是用他当了活广告——后来秦桧把持朝政,多少书生还做着“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春秋大梦?等蒙古人打过来,这些“中兴之臣”的奏折摞起来,还没青楼姑娘的胭脂盒实用。 历史总爱把施氏写成“贤妻”,却没人记得她原是赵构后宫的“红霞帔”。当年金兵把赵构原配邢皇后折磨致死,他转头就能笑着送小妾给老臣,帝王心术比金人的马鞭还狠。陈修坟头草黄了又绿,赵构在德寿宫听曲儿活到81岁,临死前还吹嘘自己“无子女之奉”是清心寡欲——这哪是明君?分明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权术大师。

0 阅读:236
三分的戏说

三分的戏说

新年感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