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一小伙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某天,他散步至烈士陵园,注视着一块块烈

笔杆子说 2025-05-09 15:23:55

2022年,广西一小伙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某天,他散步至烈士陵园,注视着一块块烈士墓碑,突然发现很多墓碑上都缺少了一样东西。这一发现,意外地让他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小伙自费数万元制作烈士烤瓷像,称“想一直做有意义的事”) 27岁那年,广西小伙陈光站在自家旧物回收店门口,盯着泛着锈迹的铁门发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座烈士陵园里的“缺角”,会让自己的人生从此跟“意义”二字紧紧绑在了一起。 2022年,那时的陈光像被抽走了精气神,每天在收废品和修家电之间机械打转。父母的唠叨、朋友的玩笑,都暖不了他心里的空荡。直到2023年夏天,他晃进防城港烈士陵园,一块刻着“常超淼,23岁牺牲”的墓碑撞进眼帘——碑上光溜溜的,连张黑白照片都没有。这个比他还小4岁的烈士,用生命在战场上写就传奇,却在时光里留不下半张面孔,陈光的脸突然烧得发烫。 他发疯似的在陵园里转了一圈,发现三分之二的墓碑都顶着“无像”的空白。管理处老张头叹气:“当年战场上火光冲天,好多烈士连尸首都没找全,哪来的照片?”这话像根刺扎在陈光心里,他关了回收店,跨上破摩托就出发了。三十多度的高温里,他穿着磨穿底的胶鞋,在广西二十多个乡镇兜兜转转,挨家挨户敲烈属的门。晒脱皮的脖子、磨出血的脚底,都没让他退缩,可现实比烈日更刺眼:战乱中遗失的照片、搬迁失联的家属,让寻影之路难如登天。 转机出现在那年中秋。陈光随手拍的寻影视频被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官微转发,沈阳老记者寄来的战地相册、云南老排长连夜送来的泛黄照片,像久旱后的甘霖。他咬咬牙变卖店铺,连结婚钱都搭了进去,就为给照片镀上能扛十年风雨的烤瓷层。2024年8月,当第一张烤瓷像贴上墓碑时,这个七尺男儿盯着烈士年轻的眉眼,眼泪止不住地掉——那不是简单的照片,是把英雄从时光里“抢”回来的勋章。 这事感动了无数人,可陈光退回所有感谢红包:“跟他们付出的比,我做的不值一提。”如今他带着志愿者团队继续奔走,而蒙安保16年扫陵园、刘科国24年擦墓碑、陈救国47年守忠魂,这些在烈士陵园扎根的普通人,用时光书写着同一份初心。 从迷茫青年到“寻影者”,陈光的故事像面镜子,照出我们对英雄该有的模样。那些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人,不该只活在碑文里,更该活在我们看得见的目光里。当越来越多的陶瓷像在墓碑上亮起,那不是简单的照片复原,是一个社会对英雄最质朴的告白:你的牺牲,我们永远记得!陈光用行动给所有迷茫的年轻人上了一课——生命的意义不是躺平想出来的,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那些在烈士陵园默默守护的身影,不正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吗?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