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这件事:最近半年我陆陆续续删除了30-50个左右的聊球网友。还有一些微博取关。
这不是因为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被删除的人也不是因为“你在没有我的地方骂我被我知道了”,或者说没有必要觉得在我这里你是坏人——在群聊、微博等位置,都能找到我,这并不难,所以有没有好友互不互关无所谓——非要说的绝对点,那就是不够好。
一部分原因在我自己,添加的时候太过于随便,少有经过思考。一些小问题,明明可以公开化解决,没有必要建立所谓的好友关系。当时加的时候不假思索,现在看来必须为自己的激情犯罪买单。所以之后我也很少添加好友了,而且本身我也不是喜欢交朋友的人——喜欢交朋友的那位现在甚至都退网了。
再比如微博,很多信息我其实看了之后觉得没兴趣,而这会影响到我筛查信息的效率。如果我给自己的时间只有10分钟,而因为JAMMY频繁刷屏而让我错过了胖迪圆登的某个文章,那就得不偿失了。还是那句话,想找我微博私信就可以,其他人所谓的产出,有个微博群,有一堆球探就行。都不用找,有的是人端来。
所谓大部分的产出,基本都是阐述“我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但是据我观测,这个准备可能极为不足,在谈到某些问题上会出现“我看了两场,我懂”这个形式。听起来好像是个互吐墨水的环节,其实不过是互吐口水的环节。包括播客,去年在聊杜兰特今年还在聊杜兰特,大大前年在聊保罗,大前年还在聊保罗。都三十好几的老头了,还能在“需要什么队友”这个问题上吐出什么象牙来。
随着年岁和阅历及知识的积累,很多朋友还停留在原地——这被我认为是我不想与身边朋友聊篮球的原因,他们还在“我当时看科比的时候”里,你让他们再看一遍他们不肯——所以从需求角度来说,我可能不再需要他们解答我任何问题,同时反之。毕竟大家都是网友,从交友的角度来看,首先要看重的是水平。
而一旦人的硬实力不再有竞争力,自然而然的会转向情绪等这些软实力的诉求。很遗憾,具备软实力的人好像比有硬实力的人还少。贪婪、懒惰、轻浮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本性,因此我不能说这是坏,只能说不够好。
然后泰坦尼克号就会折断,淹没。
时间是能改变一切的。2022年我写了个请记住2018,当时描述了2018和2022的不同。那么现在是2025了。肯定也与2022不同。
你看,我现在走了几个六七年的好友,我觉得很正常;或许从一开始路就不一样,且各位对人性的看法也不同,现在只不过是激发了出来。有个好友曾表达出一个意思“你是这么一个人,所以我也这么对你”,太巧了,这不彼此彼此吗?这个计划我执行的更早呢,而且基本覆盖全面。
这个道理我说过很多次了:如果你是一个想在我嘴里套出什么东西只会所取的人,那么我觉得我会给你恰如其分的答案。
刚才还有人在90东部决赛底下问“为什么好的球星队友不好;难道受伤是联盟想要看到的吗;是什么导致blabla”——这不就是我不想参与讨论的原因吗?有功夫去多看球多看书,别再研究概念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对外人太过于苛责了,所以导致了文章、语气什么的太过于强硬,这也导致文章的流通等出现问题。但是换个角度,这好像本就是一体两面的事。因为对一些小众向的东西认真,所以才会不合群;因为不合群,所以对一些小众向的认真——好像都对。
合群,很简单啊,做一个快乐的科/詹蜜,现实聊球的朋友那不就多了吗?更别说广泛的互联网了。
话再说回来,很多人曾经帮助过我。以我的记性,我是不会忘记的。但是这几年,我愈发的觉得“这玩意儿不能吃一辈子吧?”
你如果认为篮球这个东西是快节奏的世界,那么我想你更能赞同研究这个的人也可能比较快意情仇——即使我不是这样,行为深思熟滤过,那也会显得快意情仇。
真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