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拒绝出席俄罗斯阅兵,让普京认清事实,一句话亮明对华态度,普京被印度耍了,在俄罗斯阅兵前夕,莫迪一将再将参会规格从总理到防长再到国防副部长。莫迪的这首三连退让普京认清了一个事实,相比之下,中方早已确认出席,甚至准备了一场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而普京看到诚意后,罕见的在纪录片中给中俄关系下定义。 用一句来说,莫迪就是不想轻易站队,不想卷入这是是非非中!可他的行为也让普京明白了,谁究竟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谁对他们才是真心的掏心掏肺! 在这次阅兵活动中,很多人都认为印度总理莫迪将出席,毕竟两国在能源、军事等领域长期保持着密切合作。 然而,临近阅兵,印度参会代表规格却接连 “降级”。从最初外界猜测的总理出席,到防长将赴会,最后确定仅派国防副部长前往。这样的 “三连退”,让人感到特别疑惑! 莫迪为何这样做,很多人猜测背后是美国一直盯着他们。美国与印度在经贸、军事合作上往来频繁,印度不想因与俄罗斯走近,而让美国产生不满,因此在俄罗斯阅兵一事上,选择以降低参会规格来避免过度表态,试图在大国之间维持平衡。 可他这样做,还是伤了普京的心!估计普京很难再相信他了,以后谈合作,估计得掂量掂量了。 相比之下,我国的态度让莫迪非常暖心!中国,早早便确认将出席俄罗斯阅兵,还计划开展为期 4 天的国事访问。 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能源等多方面合作紧密,双方的友好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此次中国积极参与俄罗斯阅兵相关活动,正是两国深厚友谊的有力体现。
普京在看到中国的诚意后,于一部纪录片中,对中俄关系作出罕见定义。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当下中俄友好合作的肯定,也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而印度此次的做法,虽说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想要在大国博弈中左右逢源,但也让俄罗斯看清了双方关系的现状。往后,俄罗斯在与印度谈合作时,必然会更加谨慎,不会再像以往那样轻易信任。 有人觉得,印度的摇摆立场也是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种生存策略,试图在大国间双边通吃。但更多人认为,印度这种小聪明式的做法,看似想两头获利,实则会让各国对其信任度大打折扣,最终可能落得两边都不讨好的局面。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与国之间的真诚合作才是长久之道,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或许能获得一时利益,却难以维持长远发展。 那么,你们觉得印度接下来有“好果子”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