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军为何如此强悍热点观点
实际上,本次一夜之间击落5架印度空军战机的战斗,还不是巴基斯坦空军历次对印战绩中最夸张的一次。在印度方面的神助攻下,巴基斯坦空军甚至创造过“一日王牌”的奇迹。
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在1965年9月7日的战斗中,巴基斯坦空军少校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拉姆驾驶F-86F“佩刀”战斗机,在短短一分钟的战斗中就击落了4架印度空军霍克“猎人”战斗机,全天总击落数5架。
令人吃惊的是,印度方面也承认了阿拉姆的战绩,但只承认了4架,认为另外1架坠毁的霍克“猎人”战斗机是因为机械故障或地面防空火力而坠毁。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在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的辉煌战绩并不能影响巴基斯坦陆军在地面战斗中的拉胯,毕竟,建立一支精英空军,和拥有一支能打的陆军之间,需要跨越的鸿沟可能是很多国家和民族几千年都跨不过去的。
建设一支战斗力还算不错的空军,你需要一两百个精英飞行员组成的军官团,负责直接上一线战斗。这对中等以上体量的国家来说不难,从上层阶级子弟中挑人就行,忠诚度和基本素质都有保证。训练也不需要本国传帮带,找个关系尚可的大国,掏钱即可搞定;
需要几百个人的技术人员队伍,负责机务、小修、日常的维护保养。这对中等以上体量的国家来说也不难,养大几百个工人贵族罢了,技术培训甚至可以直接在国外完成;
需要一支符合当前主流技术水平的机队和对应的支撑设备。这个是最容易的,掏钱买就是了,货架产品乃至全套解决方案,国际市场上应有尽有,从头到脚买一遍,几百亿美元足矣。
对于掏的起钱,有基本人口体量的国家来说,三五年拉起一支能打仗的空军,足够了。实际上,当代的空军“小强”们,有不少都是这种建军模式。
又一天
走精英路线只能是应急或小国可行,如碰到灭国之战根本不够看,如抗战时期国军就是这种模式,多少精英血洒长空也没有抵挡住日寇空军,现在能体系化,现代化,规模化建设空军的国家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