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你要是去健身房看人练背,十个里有八个用反手抓杆的,可要是考体育达标或者

月下独酌人 2025-05-09 07:25:03

这么说吧,你要是去健身房看人练背,十个里有八个用反手抓杆的,可要是考体育达标或者比赛,裁判绝对让你改回正手——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 先说个真事儿。前两年有个小伙子体测作弊,反手做引体向上被当场取消成绩,他不服气嚷嚷“不都是往上拉吗”,结果教练直接让他正手再试一次,吭哧半天才做三个。 为啥差别这么大?关键就在发力模式上。正手抓杆时掌心朝前,主要靠背阔肌发力,这可是人体最大的阔肌,从腋下一直连到腰际,正手动作能像梳子一样把整块肌肉梳开; 反手呢,掌心朝自己,二头肌直接参与借力,好多人晃悠着身体都能连做十几个,其实练的全是胳膊,背肌压根没吃上劲。 再说个细节你品品。正手引体向上时,手腕、手肘、肩关节呈一条直线,身体像根绷紧的钢索;反手一弯,肩胛骨立马往前送,长期这么练,肩袖肌群迟早得报警。 医院康复科的大夫都吐槽,现在肩周炎患者里十个有七个是反手引体爱好者。 更绝的是,反手动作会让手肘过度内旋,时间久了肘关节就像生锈的铰链,一转就咔咔响。 其实早年运动学家也纠结过这事。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体育大学做过对比实验,让两组士兵分别练正反手引体。 半年后测肌肉量,正手组背肌增厚18%,反手组二头肌涨了23%,可俯卧撑成绩反而掉了15%——原来借力练出来的虚肉,真到用时全成了累赘。 现在国际体联的标准更严,正手动作还要求下巴过杆、身体不摆动,反手想达标?门都没有。 所以别小看这个抓握方式,正手引体向上就像用钥匙开锁,对得上肌肉发力的齿痕;反手就像拿螺丝刀硬撬,看着快,锁芯迟早得坏。

0 阅读:42
月下独酌人

月下独酌人

月下独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