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谁赢?基辛格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说不说这老头儿看事儿挺透,他说朝鲜战争是 “一赢两输”,中国是赢家,美国和苏联都亏了,而且苏联比美国输得还惨。这话乍一听有点绕,但掰开揉碎了讲,还真挺有道理。 先说美国,表面上看是在朝鲜吃了亏,十几万大兵折在半岛,最后还签了停战协议,面子上确实不好看。但美国人精着呢,他们借着这场战争把亚太地区的布局彻底盘活了。战前东亚一堆穷亲戚,韩国连饭都吃不上,日本刚被揍趴下,东南亚更是乱成一锅粥。打完仗呢,美国在韩国驻军成了铁盟友,把日本变成了远东工厂,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也排着队抱大腿,一口气在西太平洋建了 400 多个军事基地,整个东亚海岸线都成了自家后院。更绝的是,美国借着北约东扩把欧洲盟友绑得更紧,德国、英国这些老牌强国都得跟着美国的节奏走,相当于用一场局部战争把全球霸权的地基砸得更实了。基辛格说美国 “没输也没赢”,其实是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战场丢的面子,在国际格局里全找补回来了。 再看苏联,那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斯大林一开始打得什么算盘?让朝鲜统一半岛,既能在东亚插根钉子,又能拿到釜山、仁川的不冻港,顺带着把中国绑在自己战车上。结果金日成被美军仁川登陆打得稀里哗啦,斯大林怕惹火上身,死活不肯直接出兵,反而把中国推到前线当 “挡箭牌”。等中国把美军打回三八线,苏联傻眼了 —— 原本想控制中国,结果被迫归还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还得咬着牙给中国援建 291 个工业项目,提供 30 亿美元贷款。这就好比本来想讹邻居家的地,结果邻居抄起家伙把自己揍了,最后还得倒贴医药费。更要命的是,中国打赢后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声望大涨,苏联的老大哥地位被动摇了,钱花了不少,面子里子全没了,可不就是最大的输家嘛。 最惨的其实是朝鲜半岛,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战争打完,半岛分成南北两半,南边有美国撑腰,搞出口加工、发展高科技,成了发达国家;北边被苏联抛弃,只能靠 “先军政治” 硬撑,经济跟南边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哪儿是俩国家自己的选择,分明是美苏划地盘的结果 —— 美国要在东亚留个 “桥头堡”,苏联要在东北亚留个 “缓冲带”,至于老百姓过得咋样,大国根本不关心。就像基辛格说的,小国在大国棋盘上,永远是被摆弄的棋子,输得无声无息。 最后说中国,当时咱们有多难?钢产量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飞机坦克几乎没有,愣是用 “小米加步枪” 把 16 国联军从鸭绿江边推了回去。这一仗打完,全世界都惊了:原来这个被欺负了百年的国家,真的硬气起来了。苏联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银支援中国工业化,美国也开始重新打量咱们,后来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建交,都跟这场战争攒下的威名有关。中国用一场战争换来了国际地位和发展机遇,以前列强看不起咱们,现在知道中国不好惹,这比啥都值钱。基辛格说中国是 “唯一赢家”,可不是夸咱们能打,而是咱们通过这场仗,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说白了,朝鲜战争就像一场大博弈,美国输了战场却赢了全局,苏联算错了账赔了个底儿掉,朝鲜半岛成了永远的受害者,而中国用一场硬碰硬的胜利,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基辛格看得明白,真正的输赢不在战场上的枪炮,而在大国背后的利益盘算 —— 中国能成为唯一的赢家,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谋局长远的智慧。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
东鸿说过
2025-05-08 15:20: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