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年,唐宪宗发兵攻打李师道,李师道以大将刘悟拒之。刘悟却召集将官,商议道:天子想要的,不过是李师道的首级,我们送去就是了,为什么要被他连累……
李师道,是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古的弟弟。李师古去世后,家奴们没有立即宣布丧讯,而是秘密派人从密州迎接李师道,接替节度使的位置,随后才向朝廷打了报告。
朝廷的正式任命迟迟未到,有些人主张对周边地区发动进攻,逼朝廷就范。李师道拒绝,反而主动向朝廷上交了应缴的税款,并派遣心腹轮流前往京城汇报工作,以示归顺之意。
此时,杜黄裳担任宰相,他本想趁着李师道地位未稳之时,用计策削弱其势力。但宪宗皇帝考虑到四川地区正在用兵,不宜刺激李师道,便承认了李师道的地位。
814年,朝廷军队开始讨伐蔡州吴元济,李师道深感唇亡齿寒之危,上书劝宪宗罢兵。遭到拒绝后,他索性不装了,公开与吴元济结盟,发动了叛乱。
他一边派遣叛军焚烧了河阴的粮仓,并切断了建陵桥,以阻碍朝廷军队的行动。又派遣了上百名武艺高强的刺客潜入河南府的留邸,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并重伤了另一宰相裴度,还密谋焚烧皇宫,并大肆烧杀抢掠。
然而,就在行动前夕,小将杨进和李再兴发现了这伙恐怖分子的窝点,官军随即前往围剿。几番周折后,终于将贼人一网打尽,并端掉了李师道在洛阳的所有窝点。
与此同时,吴元济被诛杀的消息传来。李师道感到十分恐惧,于是上表向朝廷服软,并愿意割让三州之地,同时派遣自己的长子入朝作人质。宪宗原谅了他。
李师道这个人目光短浅,缺乏远见,政务上的决策都依赖于他身边的几个侍女,尤其是被称为蒲大姊和袁七娘的两个侍女,她们实际上是李师道的智囊团。
当宪宗刚刚表示要原谅李师道时,蒲大姊和袁七娘却极力反对说:“自从你们老李家家族继承这十二州以来,祖祖辈辈都守护在这里,怎么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轻易割让呢?现在我们境内有数十万的军队,如果朝廷非要我们割地,那就先打一场吧!打赢了自然不用割地,就算打输了再考虑割地也不迟。”
李师道听了她们的话,便决定不再割地,并向朝廷上表说军情紧急,无法执行割地的命令。朝廷见李师道如此顽固不化,便下令各路军队对他进行讨伐。
年底,大唐猛将王智兴率领军队进攻李师道,一举击溃了九千平卢军,斩了两千余人,还俘获了四千多头牛马等战利品,随后军队一路进军至平阴地区。
朝廷见好就收,又封李师道为司空,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归顺正朔。然而,李师道表面上装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实际上没有丝毫悔改之意。无奈之下,双方只能接着打。
之后两年,李师道遭到了沧州、徐州、魏博、陈许几路军队的连番进攻,损兵折将,败的惨不忍睹。但他仍负隅顽抗,又派大将刘悟率领军队去对抗魏博军。
双方一交手,刘悟就败了。李师道多次催促刘悟再次出战,但刘悟不动。李师道大怒,派了一个使者去召刘悟商议军事。刘悟察觉到来人是个刺客,便以生病为由拒绝出见。
随后,刘悟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对他说说:“魏博的军队非常强大,他们乘胜追击,如果我们现在出战,必定会失败。但如果不出战,李师道也不会放过我们。本来天子想要的,只有李师道一人的首级,我们为什么要被他牵连?我们不如率兵反攻郓州,拿李师道的首级来求取富贵,诸公以为如何?”
大家伙听了都说好,于是,刘悟便假装迎接李师道的使者,却在暗中将其斩杀。随后,他伪造李师道的手令,率领军队迅速向郓州进发。
到了夜晚,刘悟的军队抵达了郓州城下,并出示了李师道的手令,成功骗开了城门。军队一拥而入,将内城团团包围,并放火攻城。不多久,他们成功擒获了李师道并将其斩首,然后将首级送到了魏博军那里。
当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将李师道的首级献给了朝廷。天子命令左右军按照接受战俘的仪式,先将首级献于太庙和效社祭祀。随后,宪宗皇帝在兴安门亲自接受了首级,百官纷纷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