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为了延续香火绵延子嗣,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张謇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迟不怀孕,妻子着急:“再纳一个!”可第二个也未怀孕,甚至一气之下出家了。 那年头,没孩子总说是女人的问题,徐氏想到出生三个月,染病夭折的女儿,将苦水往下咽。 她是个大度的女人,嫁进来后,张家里里外外,被她操持妥当,人人见了,都说张家娶了个好媳妇。 媳妇再好,没儿子总归是错,张家香火要是断了,脊梁骨要被戳断,徐氏心急,她是大妇,婆婆不说,也要操持。 张謇淡然,他觉得没后,领养儿子照样行,谁知孩子大些,不学好染恶习,他拿棍子打,养子讽刺:“有本事打自己亲儿子去。” 张謇无言,不再反对纳妾,结婚八年多,陈氏入门,她沉稳温柔,深得徐氏喜爱,张謇满意,可惜同样无子。 嫁来八年,没得一儿半女,徐氏叹气,重新张罗,正月里,管氏进门,性情贤淑,徐氏盼着盼着,迟迟不见好消息。 陈氏多年未生子,被困于心,看到新人进门,心中难免失落,日思夜疾,病倒在床,次年就抑郁而死,张謇悲痛,将其厚葬,亲自为其写下墓志。 但是,管氏嫁进来两年,未曾有孕,徐氏心急如焚,又替丈夫相看,这次她找的是农家女,体格好,屁股大,肯定能生儿子。 张謇进京赶考前,朋友为他送行,特意安排他和吴道愔见面,吴氏出身低微,样貌清秀,勤劳能干,家里兄弟姊妹四人。 张謇高中状元,在朝激流勇进,突闻其父离世,悲伤回乡丁忧,三年守孝过去,吴氏未曾嫁人,徐氏心中大喜,又多添一女梁氏。 1897年,张家红灯笼高挂,一连两妾入门,张謇本来不愿,徐氏哭泣无后,公公地下难眠,张謇叹息答应。 张謇回京销假,梁氏伴随身边,可惜未能有孕,徐氏急不可耐,次年好消息传来,吴氏一举生子,起名为孝若。 张家从此有后,徐氏心中大喜,终于放下心来,张骞建造观音堂,特意还愿感谢神灵,从此吴氏在家地位高升。 吴氏本分守纪,从不做出格事,徐氏很是满意,一家妻妾和睦,外面人人称赞,张謇治家有方。 谁知十年过去,徐氏卧病在床,张謇心中牵挂,四处请来名医,特意修建平安馆,供其安心养病,可惜终归不敌病魔。 三十五年夫妻,到了分别之际,张謇手握发妻双手,眼泪决然而出,徐氏眼神深情不舍,话里无限眷恋,夫妻一场,相濡以沫,可惜没子,终成遗憾。 徐氏去后,张謇悲痛难忍,亲自替她建墓,想要死后同穴,每年祭祀不断,写文悼念亡妻,创办女子学校,以慰亡妻心愿。 吴氏母凭子贵,当上正室夫人,性格一如既往,此时张家只有她和梁氏,管氏见新人进门,内心悲凉,沉迷吃斋念佛,最后出了家。 张謇曾去相劝,管氏泪眼涟涟,回想自己在家,没子无福,坚决回绝于他,当时仍处封建,管氏离家此举,实乃大忌,张謇失去面子,却未曾生气,尊重她的选择。 梁氏心中愤愤,常在背后搬弄是非,说吴氏坏话,张謇充耳不闻,人品如何,他自有定夺,渐渐冷淡于她。 梁氏见此不满,直言回家照顾母亲,张謇点头答应,谁知梁氏去而不回,背后仍嚼舌根,事情传来,张謇写信过去,全篇大道理,梁氏看了厌烦,关系因此恶化,从此离开张家。 张謇身旁仅留吴氏,膝下已有儿子,不愿再纳新人,从此相伴后生,栽下定情大树,如今已过百年,世人津津乐道。 张謇妻妾多人,只为香火传承,从不贪图美色享乐,妻妾在世多加照顾,离世心情悲痛,哪怕不愿在家,都能好聚好散,做法实在难得。 参考来源:张謇与夫人徐牡丹及诸妾——从张謇婚姻生活研究张謇 张謇纪念馆
1897年,为了延续香火绵延子嗣,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张謇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
蔼鸣
2025-05-07 17:23:09
0
阅读: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