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07 13:07:47

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少农回道:“没错,我就是新四军!”原以为,凌少农会被日本人出卖,没想到顺利完成交易。 直到回去的路上,凌少农心里还在打鼓,一身阔绰的大衣底下早已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次的任务非同小可,关乎着战士们过冬最基础的物资——棉衣。 江北的冬天格外寒冷,而新四军因为物资缺乏,战士们在气温骤变的初秋还穿着单薄的军衣。 如果无法在初雪之前给战士们制备一身冬衣,到时候新四军就不只是挨饿那么简单。 也正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凌少农才接到了要拿小麦换布料的任务。 这个任务说大不大,可也不好办,毕竟百姓因为连年战乱,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 新安镇一带的百姓们因为日军的清洗,家里连条像样的棉被都没有,哪里有多余布料换麦子。 凌少农也是绞尽了脑汁,才做出了跟日本人换布料这种冒险的举动。 虽说卖布料的日本老板只是生意人,但如果他发现了新四军的行踪,保不齐会报告给日本军队,如此一来反而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 正因如此,凌少农在出发之前特地乔装打扮,梳起大背头装成富商的模样,这才迈着阔气的步伐走进日本的洋行。 他在出发前已经找了中间人,但真正跟这位洋行老板吉田面谈时,还是不由地冒了一身冷汗。 吉田听完凌少农的要求后,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直白的问道“你是新四军吧?”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都变了脸色,陪同凌少农的战士甚至悄悄摸上了藏在口袋里的武器。 没想到凌少农却压住了他的手,面不改色的回答:“我当然是新四军。” 这个回答倒是让吉田很意外。 但很快凌少农又说:“我有那么多麦子,你就不怀疑从哪里来吗?” 吉田被这句反问堵住了回答,就在他思索时,凌少农直截了当的说道:“这些都是跟新四军做生意得来的。” 这下吉田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生意人最懂做生意只看利润,若凌少农是个行家,也难怪他手里有那么多小麦。 于是他客气的笑了笑,跟凌少农聊起了交易的话题,生意场上没有国籍,有得赚吉田就不会有顾虑。 殊不知,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富商”竟是实打实的新四军。 在凌少农的安排下,来自日本洋行里的布料被送到了新四军的大后方,这年战士们的冬衣有了保障。 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新四军还发展出了一条充满风险的“敌后贸易渠道”。 1943年皖中抗日根据地为了解决物资问题,不仅主动到敌占区做交易,也会跟国民党统治区的商人展开贸易。 率先开辟这条赛道的新四军第七师,就利用根据地生产的粮食一步步换取食盐、豆子以及一些必需的工业品。 这些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来源繁杂,但每一次交易都少不了跟敌人周旋,负责交易的新四军相当于时时刻刻走钢丝。 但恰恰是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新四军积攒了贸易经验,不仅富裕了根据地的经济,还解决了战时物资不足的问题。 而凌少农因为机智聪敏,在1943年被调任山东军区的侦查参谋,还圆满完成了护送罗荣桓穿过封锁到后方治病的任务。 因为这次任务的出色表现,凌少农受到了罗荣桓的表扬,但他只是沉稳的敬了个礼,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凌少农两度入朝作战,还带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38军,只可惜因为不幸受了腿伤,不得不提前回国养伤。 而组织也没有忘记凌少农的功劳,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凌少农被授予上校军衔,并于5年后荣获军衔晋级。 参考资料: 英雄父辈 | 38军老前辈凌少农将军生平简介,太行英雄#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