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开关厂视察,可工人们却态度冷漠,几乎全程都没人抬

平南 2025-05-07 12:52:36

1958年初,毛主席来到沈阳机床开关厂视察,可工人们却态度冷漠,几乎全程都没人抬头看向毛主席。

机床开关厂厂领导头几天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会,说中央有重要领导要来视察,特别嘱咐干活的时候不能东张西望,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抬头看人。

工人们心里虽然犯嘀咕,但也没往深处想,毕竟这些年见惯了领导视察,照常干活就是。

23岁的女工苏玉春挺着六个月的大肚子,原本在噪音大的车间干活,但她师傅心疼她,便将她给调到组装按钮的工位,不用搬重物,坐在板凳上就能干。

那时候厂里给孕妇放产假,可苏玉春觉着多活动对胎儿好,硬是坚持上班。

二月十三号天还没大亮,车间里就忙活开了,工人们把铁皮工具箱擦得锃亮,机床上的油渍都拿碱水刷得干干净净。

苏玉春的位置正对着车间大门,能瞅见门口飘进来的雪沫子,八点来钟的光景,外头传来脚步声,七八个穿呢子大衣的人簇拥着个高大身影进了门。

打头的是厂长和书记,中间那位穿着灰大衣的,正是大伙儿在画像上见过的毛主席。

车间里三十多号人埋头干活,谁也没敢抬头,毛主席走到个老师傅跟前问话,老师傅牢记着领导嘱咐,愣是没接茬,老人家也不恼,背着手在车间里转悠。

苏玉春眼角余光瞅着灰大衣角越来越近,手里的铜片按钮差点捏出汗来,眼瞧着毛主席走到跟前,她实在憋不住,扶着工作台站起来问了声好。

此话一出,原本紧张的氛围瞬间有所缓解这话茬一开,毛主席问她在做啥,苏玉春指着台面上的零件比划,说这是机床开关的按钮,铜片要卡进胶木壳里,讲究个严丝合缝。

老人家听得仔细,还伸手摸了摸半成品,随行人员赶紧递上个做好的按钮,毛主席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转头跟厂长说:"女同志怀着孕还坚守岗位,要照顾好。"这话说得不紧不慢,在场的人都听得真真儿的。

新华社记者眼疾手快,咔嚓按下快门,把苏玉春侧身讲解、毛主席俯身倾听的场面给定格了。

后来厂里才知道,这次视察是毛主席东北考察的重要行程,据《沈阳日报》当年的报道,毛主席特意嘱咐不要搞特殊接待,就想看看真实的生产状况。

机床开关厂那阵子正赶苏联援建项目的订单,车间的生产指标比往常高出三成,工人们后来回忆,那天要不是苏玉春开了头,估计整个车间都没人敢吱声。

而那张照片则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苏玉春成了厂里的名人,不过她产假休完回来,照样天天在流水线上装按钮。

有工友打趣她:"见了毛主席咋不讨个墨宝?"她总是笑笑:"能跟主席说上话就知足了,哪敢要东要西。"当年评先进工作者,苏玉春的名字头一个上了红榜。

厂档案室现在还存着当年的考勤表,二月份苏玉春的出勤栏画满了红勾,车间主任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那天毛主席在装配车间待了二十分钟,问了七八个技术问题,临走前还跟门卫老张握了手。

虽然说这些细节当年没见报,却在工人口口相传中成了厂史的一部分。

新华社老记者退休后接受采访透露,当时胶卷紧张,整个视察过程就拍了三张照片,苏玉春那张原本是试光用的废片,冲印时才发现构图自然,这才挑出来发稿。

倘若这事发生在现在,指不定能成网红打卡点,可在那个讲究实干的年代,照片里的女工照旧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直到退休都没离开过装配车间。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苏玉春:誓言无声 今生无悔》

0 阅读:1125

评论列表

大米

大米

2
2025-05-07 20:34

致敬毛主席,致敬工人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