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女子买了六个橙子,花了124元,付账的时候没注意,回家才发现。她不解,现在

白羊登义文 2025-05-06 21:58:29

湖北,女子买了六个橙子,花了124元,付账的时候没注意,回家才发现。她不解,现在的商家到底要干嘛?六个橙子为什么这么贵? 据河南乡村频道5月6日报道,女子最近家中的水果吃完了,于是想去添补一点新的,就来到了楼下的一家水果超市,选了自己喜欢的三样水果。 她最爱吃的就是橙子,那天看到货架上的橙子又大又新鲜,非常喜欢,于是就想挑几颗。 不过看到堆头上有已经帮忙装好的,拿起来一看里面也是货真价实的新鲜果,所以直接就拿了一袋。 另外,她又选了一些香蕉和其他的水果,接着就拿去付账了。 当时付账的人比较多,女子便玩起了手机,等着前面的人付完账,她也就把手中的水果递给了收银员。 收银员当时也报了价,但是女子没注意,只顾着玩手机,随后就直接点开了收款码,扫码付账了。 随后她就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提着水果回家了。刚到家后,她不玩手机了,直接拿出水果想要品尝。 这时,她看到付账的单子,本来拿起来要顺手扔到垃圾桶,不过她还是想瞧一瞧到底花了多少钱。结果一瞧,吓了一跳,怎么花了160元? 她再定睛一看,确实是160元啊。她怎么也没想到,三种水果花这么多,于是就分门别类地看是哪一种水果比较贵。 这时,她发现自己买的橙子居然花了124元。她再拿起橙子,这不就是一小袋,里面有六颗吗?怎么这么贵啊? 于是她又看里面显示的价目表到底是多少钱一斤,最后才看清楚了,这是进口的甜橙,不是会员的价格是27.8元/斤,如果是会员就是26.8元/斤,六颗橙子总共4.66斤,所以就花了124.88元。 女子有点气愤了,自己虽然不缺钱,但是水果也不应该卖这么贵呀。平时在流动摊那里,六颗水果二三十元就能随便买,现在卖出了高几倍的价格,让人怎么能够承受? 于是她赶紧拿出水果刀削开,想要品尝一下到底有多好吃。之后,感觉差不多呀,这完全就是智商税呀。 于是直接拍视频说这些卖水果的商家到底要干什么,语气特别生硬,因为她特别不理解六个橙子怎么会值124元,味道也和其他橙子差不多呀,干嘛要卖这么贵呢? 不过网友说,为什么你刚开始买的时候不看价格呢?现在买回去又嫌贵呢,这还是自身的原因呀。 也有人说,会不会是女子选的时候没注意,付账的时候其实是知道的,但是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退,所以回去干脆发个视频呢? 但不管怎么说,六个橙子100多元钱确实有点贵,关键是这橙子口感也好不到哪里去呀。难道商家在进货的时候没有考察过吗?没有自己品尝过吗?既然这样,他们怎么敢进这样的货,那不亏本? 还有人说,只要人家明码标价的就没有问题,要是嫌贵,那么直接退了就是,何必自我纠结呢?想吃又嫌贵。

1、六个橙子124元,价格是否违法? 根据《价格法》,大多数商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 如果商家售卖的橙子明码标价,且不存在上述不正当价格行为,只是单纯因为橙子是进口品种等原因定价较高,从法律层面来说,其定价行为是合法的。因为水果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商家有自主定价权。

但如果商家存在故意抬高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那么就涉嫌违法。比如故意不清晰标注价格,误导消费者,或者实际结算价格与标价不一致等情况。 2、女子购买时未注意价格,商家是否有提醒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商家有明码标价的义务,只要做到了清晰、明确地标注商品价格,就算履行了基本义务。

从法律角度,并没有强制要求商家必须在消费者购买时特意口头提醒价格。但如果消费者主动询问价格相关问题,商家应如实、明确答复。在这个事件中,女子未主动询问价格,商家已明码标价,从法律层面商家没有明显过错。 3、女子觉得橙子价格高且口感与普通橙子差不多,能否要求退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如果商家所售橙子质量合格,不存在质量问题,且交易是在双方自愿情况下完成,没有约定无理由退款等情况,仅因女子觉得价格高和口感与预期不符,一般不能要求退款。

因为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是否购买的权利,在购买时未对价格等提出异议并完成交易,通常视为认可交易条件 。

但如果橙子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商家存在欺诈等违法行为,女子有权要求退款,甚至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素材来源于:河南乡村频道2025年5月6日报道。

0 阅读:1
白羊登义文

白羊登义文

分享身边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