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知青王汝明调到中学当老师,正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忽然看到作业本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老师,我爱你,长大了嫁给你。王汝明撕碎了纸条,却脸红心跳,没想到几天后,他又收到一封…… 1978年,知青王汝明调到农场中学当老师。那天,他正低头批改作业,突然从学生李丽的本子里掉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老师,我爱你,长大了嫁给你。”他脸红心跳,手忙脚乱撕了纸条扔掉,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可没过几天,又一封信塞进了他的办公桌抽屉,字里行间透着少女的执着。这到底会怎么发展?王汝明又该咋办? 王汝明1969年从北京来到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那年他17岁,跟着一群知青下乡垦荒。刚开始日子苦得没法说,热带雨林里又湿又热,蚊子咬得满腿包,干活累得晚上饭都吃不下。头几天,他扛着锄头下地,手磨出血泡,胳膊被草划得全是痕。可他硬是咬牙撑下来了,还写了几句口号贴在宿舍门口:“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这话后来被农场里传开了,大家伙儿看了都觉得有点劲儿。 一年多过去,他慢慢适应了农场生活。1971年,场里小学缺语文老师,场长看他踏实,又有点文化底子,就把他调去教书。他教二三年级,认真劲儿没得说,连着三年都被评为先进教师。到了1976年,他又被调到农场中学,正式当了中学老师。 1978年春,他26岁,在办公室批作业时发现了那张纸条。写纸条的学生叫李丽,16岁,成绩不错,就是有点倔。王汝明一看纸条,脑子嗡了一下,赶紧撕了扔进纸篓,生怕别人看见。可几天后,他又在作业本里找到一张,写得更直白:“王老师,我是真心喜欢你。”他坐不住了,觉得不能这么下去。放学后,他把李丽叫到办公室,板着脸说她年纪小,得好好念书,别想乱七八糟的事。李丽低头不吭声,走的时候眼圈有点红。 可这事没完。中考后,李丽考上了民族师范。她拿着通知书跑来找王汝明,说自己努力了,问他是不是该兑现啥承诺。王汝明一听就头大,严肃地说他只是老师,跟她不可能。她跑出去后,当晚没回家,她妈急得来学校问。他只好把纸条的事说了。李丽第二天知道后,哭着跑来问他为啥告诉她妈,从那以后俩人关系就僵了。 1979年,王汝明考上了天津师范专科学校。走之前,他找到李丽,跟她说要好好学习,别辜负自己。她点了头,笑了,说会记住他的话。后来他去了天津,1982年毕业回了北京,在一所中学教书。第二年,他跟一个音乐老师结了婚,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李丽呢,师范毕业后回了农场中学教书,后来通过电大拿了大学文凭,调到景洪市教育部门干了好些年。她跟王汝明一直有联系,偶尔写信聊聊近况。退休后,她搬到昆明,帮着带外孙女,生活也挺安稳。 2021年秋天,王汝明跟几个老同学回农场看看。李丽听说后,早早赶到招待所等着,见面就给了他一个大拥抱,说这么多年总算又见着了。她带着大家逛农场,还请了一帮老朋友吃饭,聊起过去的事,气氛特别热闹。 那张纸条带来的风波,早就成了回忆。王汝明当年撕纸条时哪想到,这段师生缘分能延续四十多年。他没被李丽的感情动摇,李丽也没因为这事走偏路。俩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好好活着,挺不容易的。那年代的人,想法单纯,感情也直来直去,可生活总得往前走,谁也没停下来。 这事搁现在,可能就是个笑话,或者压根不会发生。可在1978年,那是个让人脸红心跳又不敢多想的事。王汝明处理得不算完美,但也算稳当。李丽那份心思,带着点少女的傻气,后来也慢慢放下了。她妈知道后也没大闹,估计也就是说了几句。这故事没啥大起大落,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味儿。 回头想想,那时候的知青和学生,活得都挺实诚。王汝明从北京到农场,再到中学老师,最后回城,靠的是自己的脚踏实地。李丽从学生到老师,再到教育部门,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俩人没啥惊天动地的交集,可这份联系愣是没断,挺有意思的。 从1978年的纸条到2021年的拥抱,这段师生情谊稀松平常又有点特别。你咋看王汝明和李丽的故事?当年你有没有啥类似的经历?来评论区聊聊吧,说说你的想法,或者讲讲你自己的故事!
高中崩溃瞬间:政治课迟到被妈妈罚站
【1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