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发现装化肥的袋子竟然是上好的尼龙布料,这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少有,尽管上面印着“尿素”、“日本制造”等字眼,上面还是决定将袋子裁开,出售给社员,他们可以自己染色制作裤子。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乡村几乎经常能够看到“25kg”、“日本制造”等字眼的裤子,这在当时几乎是流行。 实际上,这些裤子都是由化肥袋子制造而成,虽然不好看,但是经久耐穿,结实耐磨,非常符合乡村干农活的要求。 在如今的我们看来,似乎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却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那个时候的中国,大部分人都在为吃饱穿暖而努力,大家往往追求的都不是好看,而是实用,什么样的布料能穿的时间更长,就会成为市场的首选。 因为物资匮乏,生产粮食就是首要任务,为了能提高产量,我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化肥,一直到2010年,我国依旧是日本化肥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为何要选择日本作为进口国家,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我国经济条件有限,在化肥制造这一领域技术落后,产量不高,只能依靠进口。 但在用完化肥后,有人发现装化肥的袋子质量很好,如果直接扔了很是可惜,便提出可以用来做裤子。 当时日本的化肥袋子是由尼龙材料制作,对于当时的国内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稀罕的材料,不仅防水还防潮。 于是,很多商店便将袋子剪开,将其全部染成其他颜色,然后将其做成裤子,这样一来,又是一笔收入,虽然看起来裤子并不美观,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便宜好用。 因为是尼龙布料,所以清洗起来十分方便,也比较耐脏,最重要的是一个袋子不过几毛钱,但是如果用当时流行的布料来做,价格就要翻几倍。 在电视剧《小巷人家》中就曾经展示过这一幕,主角之一的林栋哲小时候虽然生活在苏州,但是因为当时条件限制,他穿的里裤就是化肥袋子制作而成,当外面的裤子烂的时候,“尿素”两个字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后面的剧情中也曾经提到,他的叔叔姑姑都在福建的乡下,那个时候没啥好东西能给他们,每次都只能将化肥袋子洗干净给林栋哲一家寄过去。 很多人都会将化肥袋子洗干净,然后用针线缝制,在剪裁的时候也会格外注意,如果不避开折痕和拼接线,就会容易造成“寿命短”。 同时,他们也会尽量-避免材料浪费,也为了方便干农活,所以会选择直筒式设计。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飞速提高中,民众的经济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鼓励个人经济等政策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化肥袋子做的衣服也逐渐消失在大众面前,更重要的是,我国自主制造的化肥在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的军事能力、科技等多方面综合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开始显露。 在进口方面,我国也逐渐开始摆脱过度依赖,同时也逐渐开始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拥有海外市场。 如今,社会的巨大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不仅是布料上,在制作工艺上,更是五花八门。 衣服的变化何尝不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开始的落后到如今的超越,衣服的变化恰恰也是完美诠释了我国发展的进程。 我们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信在未来,衣服会有更多更美丽的款式,而中国也将走向更光明更盛大的未来。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2019-09-26报道
宁愿下台,也不签协议!路透社、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