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黄山花了钱却没得到匹配的体验! 一、西递村:商业化过重,体验落差大 • 门票性价比低:90元门票主打徽派建筑,但景区内几乎沦为商业街,除了几处老房子,同质化商铺林立,期待值与实景差距明显。 • 餐饮服务差评:打卡“古镇人家”餐厅时体验极差: ◦ 点菜时被催“厨师要下班”,用餐时又被催“有客人等位”,结果吃完发现空位 plenty,老板仍在揽客,全程感受被驱赶,消费体验全无尊重。 二、黄山景区:高门票与服务管理严重不匹配 • 门票价格争议:190元门票在全国景区中属高价,但服务与应急能力堪忧。 • 分流管理僵化: ◦ 山路本就狭窄,用绳子强制分隔上下行通道,低峰期(如17:00后上山游客极少)仍不放行下山游客使用空道,导致下山侧拥堵滞留,工作人员仅阻拦翻越者,不疏导人流,被质疑“为管理而管理”。 ◦ 缆车与步行下山的分流不合理:两类游客被迫在中途站汇合后再分流,广播宣称“缆车等所有游客”,但实际仍有大量滞留,步行道缺乏照明、护栏等安全设施,5小时步行后仍需乘车下山,体验割裂。 • 步行道配套缺失:无广播指引,全靠游客摸黑探路,安全隐患突出,且下山后交通接驳强制消费,被指“变着法收费”。 三、游客呼吁:风景之外,更需“服务含金量” 黄山坐拥顶级自然景观,却因过度商业化、管理僵化、服务缺位遭诟病。游客建议: 1. 西递村减少商业泛滥,强化文化体验; 2. 黄山景区优化分流机制(如动态调整通道使用),完善步行道安全设施,兑现缆车运营承诺; 3. 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等配套服务的规范,避免“宰客式经营”。 山水之美需长久维护,别让“圈钱”争议透支了百年口碑。
五一假期黄果树瀑布,真的让人太无语了!出发前看了不少攻略,可实际体验下来,离谱程
【3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