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4月,美国人史克门来到云岗石窟游玩,在当地一户人家那里花费1块大洋买下

熹然说历史 2025-05-06 13:29:24

1932年4月,美国人史克门来到云岗石窟游玩,在当地一户人家那里花费1块大洋买下了一个珍贵的文物,50多年后,国家文物局收到了一份惊喜。 1985年春天,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收到了一封由中国文化部文物局转来的特别信件。信中内容让所有人感到惊喜——一件流失海外半个多世纪的云冈文物即将回家。这封信是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写给时任文物局局长吕济民的,信中提到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退休董事史协和先生(即罗伦斯·史克门)愿意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云冈石佛陶眼捐赠回中国。 这枚陶眼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的价值。它形如圆锥,呈水滴状,前端直径11.5厘米,高14.4厘米。陶眼前端的半球体表层施以黑釉,散发着金属质感;而尾端未上釉,显露出自然沉积的包浆,透着历史的沧桑感。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枚陶眼很可能是辽金时期为云冈石窟某尊大佛所制作的眼珠。 在佛教文化中,"眼"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佛教讲究"五眼"之说——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与佛眼,层层递进,佛眼是其中至高层次。辽金时期的工匠们为云冈大佛独立制作了眼睛,不仅是艺术上的创新,更是精神层面的提升。这枚陶眼的黑釉成分中含有铁、锰、钴、铜、铬等矿物质,其配制方法与明代《工部厂库须知》中记载的琉璃釉色配方十分相似,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 经过多方联系和协商,1985年7月19日,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派人专程赴京,小心护送这枚珍贵的陶眼回到了它原本的家园。当工作人员将这件流离海外五十多年的文物捧在手中时,无不感慨万千。 云冈石窟共有17尊大佛,但遗失的眼珠多达31个。日本学者冈村秀典曾在2006年披露,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收藏有两件佛眼,属于云冈石窟第8窟内的佛像。而这枚回归的陶眼,专家们认为应该属于第19窟或第18窟的主佛。 这枚陶眼的归来,仿佛打开了云冈石窟流失文物"回家之路"的大门。此后,流失海外的云冈文物陆续有了回归的佳音:2014年,美籍华人陈哲敬将一件云冈石窟流失海外的半身像捐赠回国;美籍华人王纯杰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别向山西捐赠了云冈石窟第19窟菩萨头像和第7窟主室西壁左侧天王佛首。 那是在1932年夏天,一位年轻的美国人漫步在大同云冈石窟的崖壁间,被眼前的佛国世界深深震撼。他就是罗伦斯·史克门,一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艺术史专家,在导师兰登·华尔纳的指导下专攻艺术史。彼时的他,正是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在中国进行为期五年的学术深造,同时也为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物色中国艺术品。 当史克门在云冈石窟附近的市集游览时,一件陶制品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仔细辨别,他断定这是一件来自云冈石窟的佛眼,当即决定以一块银元(大洋)将其买下。从此,这件文物作为他的珍贵收藏,伴随了他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 史克门并非一般的收藏家。他在中国艺术领域有着非凡的眼光,对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古建以及明清家具都有着独到见解。在他的努力下,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集了约7500件中国艺术藏品,其中不乏珍品。尤为著名的是他为博物馆设计的"中国庙宇"展厅,集雕塑、壁画和建筑为一体,中央陈列一尊金代木雕水月观音,背后是元代《佛会图》壁画,上方悬挂着明代楠木藻井,这一创新展陈方式影响深远,被众多博物馆效仿学习。1953年,史克门升任纳尔逊博物馆馆长,1977年退休后,他将个人珍藏捐赠给了博物馆。 而史克门购得佛眼的那个年代,正是云冈石窟遭受严重文物流失的时期。从1910年至1935年间,云冈石窟遭遇了系统性的佛像盗凿,大量珍贵文物被盗卖至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1929年9月,中国考古学家常惠孤身前往云冈石窟调查佛像被盗情况,他细致地将96颗丢失佛首的位置用红漆编号,并撰写了详尽的《山西大同云冈调查报告》,后世称这项工作为"常惠编号"。 常惠的孙女潘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爷爷这个人很低调,我们都不知道过去那些事。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云冈石窟的纪录片,才知道爷爷当年做了件很伟大的事。"她专程前往云冈石窟追寻祖父足迹,还计划在同一位置重拍爷爷当年拍摄的照片,以记录95年间的变化。 云冈石窟与圆明园的命运颇为相似,它们都是在中国强盛时期创造的艺术瑰宝,却在国力衰微时遭到破坏和掠夺。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后,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截至目前,十二生肖兽首已有七件回归中国,其中牛、虎、猴三件是中国保利集团于2000年购得,猪首则由澳门何鸿燊先生于2003年捐赠。 史克门归还的那枚佛眼,仿佛打开了文物回归的闸门。正如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展板上所写:"陶眼的遗失与回归,缩微着古老石窟近代百年不平凡的历史。它在冥冥中流转,际会着因缘,垂注着万物与众生。"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正通过各种方式回到故土,云冈石窟博物馆的建立,也为这些归来的文物提供了妥善的安置之所。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